這個週末,是花蓮太巴塱部落豐年祭的舉行。你看看,今天一群來自台東都蘭部落的 kapah(「嘎爸喝」,年輕人),還特地跑到太巴塱來進行年齡階層的文化交流。 你說,咦,怎麼都是阿美族,但是穿得衣服差那麼多? 好的!雖然一樣都叫阿美族,但其實每個部落的語言、服飾、習俗等文化,多少有點不同呢! 學術界一般有幾種分類的方式: 三分法(依地理位置分類,由日本學者鹿野忠雄於 1984 年提出) * 北部群(花蓮壽豐鄉以北) * 中部群(花蓮壽豐鄉以南,台東池上鄉以北) * 南部群(台東池上鄉以南) 五分法(依地理位置分類,由日本學者伊能嘉矩於 1899 年提出) * 南勢阿美(花蓮壽豐鄉以北) * 秀姑鸞阿美(花蓮壽豐鄉以南,海岸山脈以西) * 海岸阿美(花蓮壽豐鄉以南,海岸山脈以東) * 卑南阿美(台東池上鄉以南,於台東縣境內) * 恆春阿美(台東池上鄉以南,於屏東縣境內) 語言分類法(依語言學分類,由日本學者土田茲於 1990 年代提出) * Sakizaya(現已正名為撒奇萊雅族) * 北部方言(南勢阿美) * 太巴塱馬太鞍方言(含太巴塱及馬太鞍這兩個古老的部落) * 中部方言(海岸阿美及太巴塱馬太鞍以外的秀姑鸞阿美) * 南部方言(卑南阿美及恆春阿美) 但以上都是外人的分類,對於阿美族人來說,除了池上、關山以北的阿美族,會自稱 Pangcah(邦查),而以南的阿美族會自稱 Amis(阿密斯)以外,有時北邊的 Pangcah 會叫南邊的 Amis 是 ka’timol(南部人),南邊的 Amis 則會叫北邊的 Pangcah 是 ka’amis(北部人)。 其實呢,時間再往前推一點,在傳統上,就跟排灣族、泰雅族、魯凱族等等其他台灣原住民族一樣,每個部落就是一個有獨立主權國家的概念。這是為何每個部落的語言、服飾、習俗等文化,多少有點不同。最明顯地,例如北邊阿美族的男生常是打赤膊的,南邊馬蘭和都蘭的阿美族男生服飾,就又非常華麗。語言也有差,除了很多字彙不同以外,北邊的阿美族常會區分 o 和 u 的音,然後 d 這個音和南邊的阿美族發音也差很多。我們有位來自關山的阿美族阿公很可愛,常會說:
還是我們關山的阿美族講話比較標準!(得意~)其實呢,大家腔調方言都不同,都很標準的啦! 外交上來說,彼此的關係,也不是說只要是阿美族,就是好朋友,還是有攻守同盟或是互相為敵的外交關係。也因為有這些淵源,以前阿美族在豐年祭之前,常會有不同部落間的拜訪,例如之前太巴塱部落的人在豐年祭前到奇美部落報信,而今天都蘭部落的年輕人,也趕到太巴塱部落的豐年祭進行年齡階層間……. 喔不,是「國」與「國」間的文化交流呢!那種感覺呢,就有點像是中國農曆過年時,美國總統歐巴馬打個電話關照一下,說:「嗨,祝你們新年快樂喔!」或是巴西要辦嘉年華,跟每個國家說:「我們要辦嘉年華了,歡迎大家來參加喔」的那種感覺! (其實豐年祭的報信背後還有一則神話故事的由來,以後再說。) 所以啊,有時候不熟悉原住民文化裡這種「部落即國家」的朋友,想要以一整個族的概念,去簡化每個部落的關係與文化,其實是很危險的。 你說,分這麼多,好累喔! 一點也不會。即使對於外人,每個族、每個部落,看起來好像都一樣,但對於族裡的人來說,我就是我,獨一無二。就跟台灣的漢人也不希望被老外當成中國人一樣看待:「又不是黑眼睛單眼皮,就是中國人,我們講話、文化、制度、主權意識,都不同!」 小編有時候覺得,一個小小的台灣,怎麼能夠裝得下那麼多東西。也幸好台灣就是有這麼多豐富的文化和語言,才讓她更美麗啊!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