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解密了:毛利人的家鄉,是來自於台灣!

在毛利人的傳說裡,他們的祖先是從一處叫做「哈瓦基」(Hawaiki)的地方飄洋過海,在 700 年前來到紐西蘭。現在根據一群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這處叫「哈瓦基」的神祕起源地,非常有可能就是台灣東部的高山縱谷!   毛利人起源的基因線索,就在台灣原住民身上!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我們認為一條基因,正是當毛利人的祖先在離開台灣時所遺失的。」Chambers 說。[/epq-quote]根據紐西蘭維多利亞大學的生物學博士 Geoff Chambers 的研究發現,許多台灣原住民及其他亞洲大陸的民族,都有兩條對應酒精反應的基因;然而一些台灣原住民卻僅有一條此基因 ── 而這項特徵,恰恰與毛利人相同。 我們認為一條基因,正是當毛利人的祖先在離開台灣時所遺失的。」Chambers 說。 同一所大學的毛利研究生 Adele Whyte 同時發現,男性與女性毛利人的祖先,是來自不同的地方! 在檢視毛利人的性連鎖基因標誌(sex-linked genetic markers)後,Whyte 發現毛利女性的粒線體 DNA(mitochondrial DNA)保留了更多南島民族的基因,而男性的 Y 染色體,則是來自美拉尼西亞。 Whyte 猜測,當毛利人的祖先開始航海,在跳島式漂流的過程中,雇用了許多美拉尼西亞的當地導遊,形成現今毛利人後代的基因圖譜。   毛利人的祖先於五千年前離台,開始進行跳島式遷徙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毛利人的祖先約在 6,000 年前離開中南半島,來到台灣,並在約 5,000 年前離開台灣,開始進行快速遷徙,…… 航行至現今的紐西蘭。[/epq-quote]除此之外,目前在台北馬偕醫院工作,來自摩洛哥的學者 Jean Trejaut,以及他擅長輸血醫學暨分子人類學研究的同事,同時被稱為是「台灣血液之母」的林媽利醫師,在分析了中國大陸、東南亞,波里尼西亞,以及台灣等族群的 DNA 樣本後,發現台灣原住民、美拉尼西亞人,以及波里尼西亞人的 DNA 樣本中,同時存在著在其他東亞民族上並未發現的基因變異,說明了台灣原住民和中國人在基因上,至少分隔有一萬到兩萬年左右之久。 這些研究結果,恰恰符合語言學家、植物學家,以及考古學家一直以來的假說,證明今日毛利人的祖先約在 6,000 年前離開中南半島,來到台灣,並在約 5,000 年前離開台灣,開始進行快速遷徙,依循著菲律賓、印尼,及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路徑,在 2,500 年前航行至波里尼西亞,並在過程中,與這些美拉尼西亞島嶼的當地人通婚。最後在 700 到 1,000 年前,航行至現今的紐西蘭。

以台灣為起點的南島民族可能遷徙路徑
根據 DNA 及放射性定年法等研究方式,Whyte 也發現了在歷經長途漂流後,最後登陸紐西蘭的毛利人祖先,可能是 190 位女性及比例更多些的男性,乘著七艘獨木舟,來到他們現在居住的地方。 這些祖先還帶了隨行的植物和動物,因此該趟旅行,絕非偶然,而是「有計劃的移民」,Whyte 肯定地說。   誰是毛利人在海洋一端的兄弟?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看到祖靈屋 Kakita’an 的形式,與家鄉毛利人的聚會所幾乎完全相同,甚至就連語言、傳說都類似時,感動地又哭又唱,「我們回家了!」[/epq-quote]如果毛利人的祖先,真的是來自於台灣,那麼現今台灣原住民族中,最接近毛利人的會是誰呢? 根據 Trejaut 的基因序列研究,發現現今台灣原住民族群中,最接近毛利人的,是世居花東縱谷的阿美族人! 或許正如為紐西蘭政府在台灣的外交外貿部工作的毛利人 Robert Kaiwai 所說,每當他到台灣南部旅行,總覺得和當地部落人們有更強、更大的牽絆。 或許這是為何去年 11 月,當來自紐西蘭的兩位毛利人語言學家,拜訪太巴塱阿美族部落時,看到祖靈屋 Kakita’an 的形式,與家鄉毛利人的聚會所幾乎完全相同,甚至就連語言、傳說都類似時,會感動地又哭又唱,「我們回家了!」 因為毛利語裡的「哈瓦基」(Hawaiki)這個代表祖先起源之地,同時也是死後終歸之處,正是來自原始南島語的 *sawaiki -- 意思正是「家鄉」!(註1)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470"] Credit: axel_magard/CC BY-NC-ND 2.0[/caption]   附註
  1. Hawaiki「哈瓦基」的同源字,存在於許多南島語言中,均與「家鄉」有關,常用來作為某些島名,或是借指「另一個世界」(亦即「地獄」)之意,最有名的例子為夏威夷最大的島名 Hawaii「夏威夷」。其他如法屬波里尼西亞人稱死後的世界為 Avaiki。甚至分布最東的南島民族 ── 復活島上的拉帕努伊人的語言中,也稱一個傳說中的神祕故鄉為 Hiva「西瓦」。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


Comments

7 responses to “傳說解密了:毛利人的家鄉,是來自於台灣!”

  1. savethewhale Avatar
    savethewhale

    檳榔在台灣叫做,Saviki

  2. savethewhale Avatar
    savethewhale

    檳榔Saviki

    南島民族到了玻里尼西亞以後沒有檳榔,Kava成為檳榔的代用品,Kava 是一種樹根做成的飲料。
    玻里尼西亞人說他們的祖先來自Hawaiki/Savaiki, 死了以後也是要回去Hawaiki/Savaiki.
    台灣的檳榔原住民叫做Saviki.
    The legendary Hawaiki
    Hawaiki/Savaiki is not only the physical place the Polynesian came from, but also the spiritual place the deceased go back to. In Taiwan the betel nuts are called Saviki, it is chewed and has a euphoric effect. betel nuts chewing did not make it to Polynesia. Kava root is made into a drink in Polynesia.

  3. Ong Hiok Avatar
    Ong Hiok

    紐西蘭是台灣自古以來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 Anti-Independence Avatar
    Anti-Independence

    琳麻利的垃圾文都可以當證據了嗎?

    1. 洪文成 Avatar
      洪文成

      根據 Trejaut 的基因序列研究,發現現今台灣原住民族群中,最接近毛利人的,是世居花東縱谷的阿美族人!

  5. Conan Yang Avatar
    Conan Yang

    毛利人來台灣尋根的啟示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227788

  6. Conan Yang Avatar
    Conan Yang

    尋根台灣

    繼去年八月紐西蘭毛利人前來台灣尋根,近日又有英國人史溫侯(Robert Swinhoe)的後人,跨海到高雄追尋先祖留下的足跡與事功。英國一八六一年於台灣府(台南)設領事機構,史溫侯首任副領事,三年後轉到打狗(高雄)開設領事館,他升任領事。據報導,他的後人小史溫侯(Christopher Swinhoe-Standen)前來柴山探訪先人蠟像,體驗當年進行台灣獼猴等博物踏查的場景,寫下「首任英國領事子孫 百年後跨海尋根」、「老少史溫侯 跨越時空相會打狗」的佳話。

    史溫侯在台灣留下的足跡,不僅外交領務,更重要的是調查研究台灣物種。本身是博物學家的史溫侯,屬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有當時「最成功的自然探索者之一」雅稱。他在台灣雖僅四、五年,卻數度做生態考察之旅,探索人文及野生動物,發表論文,如「福爾摩沙鳥類學」、「福爾摩沙爬蟲動物名錄」等,成為西方國家研究福爾摩沙的重要著作,至今仍是世界生物學界重要經典。

    由他命名或有系統採集而發表的物種名錄,鳥類達兩百多種、哺乳類四十多種、植物近兩百五十種、陸生蝸牛與淡水貝類兩百多種、昆蟲四百多種及其他兩棲爬蟲、魚類、無脊椎動物。其中最重要的,他發現許多台灣特有種,如獼猴、藍鵲、黑熊、雲豹、畫眉、藍腹鷳及梅花鹿等。至今台灣記錄的鳥種中,約三分之一是史溫侯首先向世人發佈,堪稱台灣鳥類研究的開山鼻祖。台灣特有的藍腹鷳、台灣水鹿,都以他為學名;兩棲爬蟲類的赤蛙、攀木蜥蜴、游蛇,也直接以史溫侯為名。

    史溫侯之外,比他晚十年來台灣的加拿大傳教士馬偕,探索台灣的紀錄最多姿多彩。他一八七一年底從打狗進入台灣,後選定淡水為宣教基地,足跡遍及台灣。他的回憶錄「福爾摩沙紀事」三十六章,除了回顧傳教工作,將近三分之二篇幅敘述對這一他稱為「最後的住家」的探索,地理、動植物、人文兼而有之。

    台灣四面環海,得氣候山川之賜,林木蒼鬱,物產豐富,十六世紀從海上路過的歐洲水手為之驚豔,而有「福爾摩沙」或美麗之島的讚嘆。然而,也曾統治的清國卻宣稱台灣為「鳥不語、花不香」的蠻荒、瘴癘之地。不過,台灣還是台灣,問題出在大清這個外來政權:它只重維持統治,對有系統探索美麗島的興趣不大,也未做全面普查;其間或曾有文人、官吏留下紀錄,也常流於走馬看花或遊記之類的水準。

    相形之下,十九世紀中葉在台灣對外開放之後前來的國際人士,如史溫侯、馬偕,以其敏銳觀察力,發揮冒險犯難精神,運用現代科學方法,探索台灣的豐富多元內涵,且越探索越美麗,讓美麗島實至名歸,不愧自然與人文薈萃寶地。他們留下今天彌足珍貴的紀錄,所發現的福爾摩沙,也讓台灣人更清楚認識自己家園,是實至名歸的美麗島!

    在台灣長遠的歷史中,像史溫侯後人的到訪,提醒人們美麗島有許多不容忘懷抹滅的過去。史溫侯以實際行動印證這一土地的美麗,特別是「鳥類萬花筒」的特色。毛利人訪問團一到台灣,從山巔看到日出,領隊就哭了,「為我們共同的祖先感動落淚」︰因為毛利人與我們原住民的血緣及歷史連結,是有科學嚴謹考證為基礎的;包括語言學、考古人類學及基因等研究都顯示,台灣應為整個南島語族的發源地,或至少是「祖居地」之一。

    同樣地,金瓜石盟軍戰俘紀念公園每年夏天都有不少歐美人士前來,追念二戰盟軍戰俘在此地的艱苦日子,也凸顯台灣曾有多座戰俘營的往事,人民歷經戰爭歲月的苦難。至於老一輩的「多桑世代」接待日本訪客參觀國民小學,彰顯的是台灣普及的國民教育,始自二十世紀之交的日本時代,許多國小有超過百年以上的校史,正源於此。

    高中歷史課綱即將改變編年史方式,不再以中國史、台灣史及世界史呈現,而採區域式、主題式的方式編寫,並強調原住民、被殖民國家的主體性等議題的思辨。這一重新建構歷史及史觀的工作,有助扭轉以往歷史教育的偏差,實屬必要。但在教科書之外,像史溫侯後人來訪,也是我們重新回顧歷史、認識歷史的機會;畢竟,對歷史的認識,只有透過範例不斷檢視,才可能生動而深刻,普及人心。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263045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