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旅行就是回家
沒有去過花蓮,沒有去過瑞穗,奇美在哪也不知道。但是火車開過一個又一個斑駁的月台與緩緩拍起的浪花時,才發現自己正一步步邁向一個比自己想像還美的地方。
啟程,彷彿是另一段回家的路
為什麼山與山、誰是誰,換了一個角度又是不同的樣子,到底怎麼分辨?一次看山,也是一次難學的課。
走在奇美公路上,與剛剛認識的學姐聊著彼此的曾經與趣事,感覺就像平常走在山裡找蝴蝶一般愜意。好像,這條路會帶我回家,不過這也是第一次感受到:怎麼這次「回家」的人這麼多?
路上,每當聽到大哥說著這條路或這間房子、這座山,大家的眼神就有不一樣的光彩。從前的路帶著多少人走過了歲月,奉茶的心意又是多少距離的山路能夠計算,山與山隔著的部落之間,是手指區分的界線。可是我怎麼看都不懂為什麼山與山、誰是誰,換了一個角度又是不同的樣子,到底怎麼分辨?一次看山,也是一次難學的課。
已經好走許多的路上,大家走走停停也過了很久,當 ina(註1)問道累不累,大家卻異口同聲「我們不累」。這應該就是台文隊的精神吧?自己去實踐要走的路,用心感受當下,是學習而不是辛苦。
途中我遇到一個小朋友,他從我面前跑過去卻突然停下來,看了我半响,問我是誰?我愣了一下,突然不知道該說什麼。對你而言,我應該是誰?
於是,我偷偷對自己說,在我搭上離開的火車以前,我要告訴你,我是誰!
這幾天下來經歷的事情太多太多,但「如果一個人的心裝不下另一個世界,那是多麼可怕的事」,所以才要把心歸零學習吧!
把心歸零,才能學習另一個世界的心
在我們眼裡這麼美、這麼棒的地方,阿公卻是相反地認為著。我才想到,我們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不也是這樣?
第一個在奇美的早上,我走到秀姑巒溪旁邊,聽它說話。當然,我功力還不夠,聽不懂什麼,只覺得這條清澈又涼爽的溪流很美、很重要。之後幾次還看到可愛的牛牛,這三隻牛的個性真是截然不同!其中一隻很膽小,只是站著看,牠就掉頭走了,還一直緊張看我是不是還盯著牠;另一隻實在是淡定,怎麼在牠旁邊繞,就是一直嚼牠嘴裡的食物,偶而才瞄我一眼;另一隻就是一直吃吃吃,看都不看人一眼,小樹都被牠拉彎了腰。
我們在紅豆田裡,臉頰曬得微紅,一手一手的紅豆被抓進袋子裡,沒有藥劑,只有收穫的快樂。Ina 在田裡彎腰,身邊盡是搖擺的紅豆與陽光,當自己做著一樣的事情,才知道汗是滴在土裡最辛勤的肥料。邊採邊聽 ina 說,才知道為什麼不能每期都種豆子。一期豆子一期禾本科,兩者的蟲害不同,才能把病蟲害降到最低。手採的紅豆不比機器來的快,卻有這些高科技所無法擁有的用心挑選。
營火晚會上,我和阿公聊了天,他說,我來這裡一定很失望。我很驚訝他這麼說,我告訴他我來這裡學到了很多也看到了很多,其實真的很開心,但是他很堅持奇美根本沒什麼,他說他是當地人,知道這裡的風景就這樣,沒有什麼特別,只是住在都市的人沒看過、覺得新奇,但真的沒什麼呀!
這段話讓我印象很深刻。在我們眼裡這麼美、這麼棒的地方,阿公卻是相反地認為著。我才想到,我們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不也是這樣?總覺得自己身處的這裡無聊、沒什麼,別人不會想來玩,卻不知道在別人眼中有多少意義。
是不是有很多文化或地方特色就是這樣消失的?不覺得自己的文化很特別,於是漸漸被遺忘或被取代呢?阿公還說,他開始在做有機的產業,越說越興奮,似乎忘了剛剛失落的氛圍;看他神采奕奕的樣子,我看到越燒越耀眼的光芒,都快比過月光了!
「這樣好嗎?」「好~」
「不後悔嗎?」「不後悔!」
「真的不後悔?」「嗯!」
有些事情是有機會可以反悔的,但如果確定了,堅定就是接下來最重要的事!
這件事之後,我把竹湯匙放到竹管裡,變成晾乾小湯匙的架子了。Ina 說從來沒有人想到這樣做,我是第一個,她笑得很開心,說她跟我一樣喜歡做小東西!結束,收竹子時,ina 不肯讓我們收,她說如果我們弄傷了手,她會很心疼!心裡不知道為什麼覺得好溫暖,她的臉就像月亮,也讓我想到了媽媽~阿賴(註2),惠美 ina! ^__^
這次的部落遊學真的就像老師說的一樣,是回家,是「歸」!阿賴!奇美,謝謝你讓我們回來;阿賴!明季老師跟大哥,這趟學習之旅有你們真好;阿賴!秀珍、子琳跟頌恩,在任何時刻給予幫助與解惑;阿賴!參與這次活動的姐姐妹妹們,讓我們有大大的圈圈!
最後最後,我終於可以告訴「他」我是誰了 ── 我是 ‘Adipangpang!這是小朋友幫我取的名字,意思是「蝴蝶」。我還滿驚訝這個名字的,真的超級喜歡~ ^ ^
備註
- Ina:阿美語,「媽媽」的意思。
- 阿賴:Aray,阿美語,「謝謝」的意思。
關於作者
陳晨,目前就讀台南女中二年級,台灣文化隊社團的幹部,曾獲第一屆琦君文學獎一等獎。
對原住民文化很感興趣,曾參與兩次社團舉辦的部落遊學。高中以前亦有老師帶領了解西拉雅族、魯凱族及排灣族的文化,感受甚深。 除此之外,對台灣文化、外語及生態亦有很大的興趣。
相關故事推薦
- 奇美部落豐富的文化歷史:〈泛舟導遊不會告訴你的故事:從木船、竹筏到文化泛舟(上)〉
相關旅遊推薦
奇美部落是阿美族最古老的部落之一。傳說中,當創世後的大洪水退去,阿美族人的祖先 Sra 和 Nakaw 在現今花蓮瑞穗的奇拉雅山登陸,第一個定居的地點就是奇美部落。
然而這麼古老的部落,卻一直被大家遺忘!以前大家到到秀姑巒溪泛舟,總是匆匆略過,頂多是在這吃便當……
現在經過奇美部落族人共同經營團隊籌備三年後,正式推出「奇美水上思路:Tatadok(達達鹿)之旅」,讓大家之後到奇美部落玩,都有一相新選擇喔!
在阿美語裡,tatadok(達達鹿)是「順流而下」的意思。於是奇美部落的「Tatadok(達達鹿)之旅」,便是運用現代的船筏設備,在群山環抱的秀姑巒溪之間,讓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帶著你順流而下,一路說故事、撒網、抓蝦、野炊、玩耍、盡情融入阿美族文化與大自然嬉戲。讓你放鬆心情慢慢體會古老部落的文化智慧,以及大自然的驚奇!
目前 Tatadok 的套裝行程從 1 日遊到 1 日 1 夜遊都有,行程包含奇美部落的老故事解說、秀姑巒溪生態之旅、撒網、抓蝦、野炊、石頭火鍋、奇美御飯團便當、奇美冰涼萬歲飲品;上岸後,並帶領遊客品嚐部落風味餐、傳統屋體驗、部落文化導覽……
有興趣的朋友,可直接到奇美部落的網站觀看喔!
- 活動網站:奇美水上思路「Tatadok(達達鹿)之旅」
- 聯絡方式:03-8991220/0912-523026(潘桂美小姐 或 蔣金英老師)
- 官方粉絲團:奇美部落
相關內容推薦
- 書名:回家:從部落觀點出發
- 作者: 陽美花(阿美族)
- 出版社:翰蘆
- 定價:300元(優惠價:95折285元)
- 介紹:
作者是台東馬蘭阿美族人,書名和副題,已表達作者的觀點-認同部族,繼而從部落觀點,探討原住民生存的各項議題。
部分章節「土地誌」、「苦戀」,可以看到作者從對原住民生存的記錄、情感等角度,回顧現實政策,內容充滿鄉土之愛。這種鄉土的深度,不僅是感受層面,也包含現實層面,乃至於探討去從等問題。
作者談到她這一代的原住民早已遠離部落,也很少遭遇過去原住民不對或不被尊重待遇,但是作者以知青的角度,敏銳地感受到更深層的問題,因此「在大山大海中以自身經驗重塑」,從中,她也深刻體悟,是在往「回家」的路上。這種體認,也反映了許許多多原住民的心情,因此很值得關心原住民議題的漢族或原住民族重視這本好書。
你也有原住民或部落的故事要分享嗎?
《Mata‧Taiwan》熱情徵文中!
也歡迎加入我們粉絲團,
每天追蹤原住民文化、權益大小事!
文字、圖片來源:奇美部落、Wikimedia(CC Licensed)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