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12)八月泰國米之神基金會(KKF)來台教學,我們全程參與後,深深體會到 KKF 自然農法在台灣推動的困難度;相較於資源缺乏的泰國稻農,台灣稻農環境還是比較優勢:各種化學資材取得方便、價格(相較東南亞各國)相對低廉,還有優渥的肥料補助……。因此,願意自己動手製作肥料、埋頭進行選種育種的農民實在不多! 不用買化肥,自然農法為部落帶來一線生機
但在資源相對缺乏的原住民部落裡,自然農法燃起一線生機。與泰國稻農相似,部落原住民的經濟狀況相對較差,購買化學肥料農藥成為沈重負擔,產品議價能力又不如平地人,往往入不敷出,整年辛勞枉然。有鑑於此,我們開始在雙崎部落(Mihu)推動自製菌種的自主性農業,希望能降低耕作成本,改善部落經濟。(想知道更多請參考:〈為什麼我們不直接買有機肥或菌種?自製菌種的社會意義〉) 2013 年 KKF 再度來台,我們便邀請 Daycha 上山,一方面算是幫我們看看之前的成果、提供建議,同時也解答操作過程中遇到的疑問。 幾個月前我們就找理事長商量,隨著日期將近,我們上山陪伴原住民,加快腳步製作更多的微生物菌水與堆肥,說穿了還是有點學生期待老師來驗收成果的表現心吧!除了總是被拉來當先鋒的老朋友藍氏兄弟之外,長期經營部落共同照護、深耕泰雅文化的「深耕德瑪汶協會」也加入行列。我們也廣泛邀請部落農民一起來學習,不過,並竟是第一次,肯來的還是不多。倒是部落以外平地社區農民,聞泰國米之神之名而來的還不少。 早上是室內課程, Daycha 先生針對部落因材施教,無論作物為何,重要的是農民可以充分利用手邊的資源與敏銳觀察力,利用大自然為我們工作,因而從市場控制中解脫。(泰國米之神自然農法資訊請參考這裡)相較下午田間實做的課程,室內課無趣多了,但畢竟自然農法並非土法煉鋼,基礎生物學知識和 KKF 的經驗,仍然必須透過講課傳授。我們原本擔心大夥會不會昏昏欲睡,結果居然發言非常踴躍,連平常幾乎都是酒醉狀態很少正常講話的小勇勇都舉手三次!部落原住民的經濟狀況相對較差,購買化學肥料農藥成為沈重負擔,產品議價能力又不如平地人,往往入不敷出,整年辛勞枉然。
-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470"] 慕名而來的東勢、石岡農民。[/caption]
下午 Daycha 與農民走入田間開啟重頭戲。在台灣其他地方的課程,多半都會教作乾式與濕式兩種微生物培養方法,因為對泰國稻農來說,經常到 100 公里遠的原始森林採土實在不便,因此 KKF 發明乾式保存法,可以將菌種保存 10 年。但在看了部落原住民採自後山森林表土製作的微生物菌水之後,Daycha 先生竟然說:「你們這邊的森林土壤太好了!可以不需要學乾式法,如果菌水用完了就直接到後山採土再行培養就行。」 而之前原住民做的一些成果,無論是土壤微生物的培養或者利用市場魚剩料的堆肥,都頗受 Daycha 好評,兩位農民還因此獲頒獎金!除了土壤微生物的培養之外,Daycha 也走到了菜圃觀察了一下菜圃的狀況,並分享一些蔬菜種植和病蟲害防制的方法。Daycha 首先提醒農民,菜圃的草除的「太乾淨」了,以致於土壤裸露在紫外線的曝曬下,造成微生物死亡,也加速水分流失。 可以把拔掉的草或者不要的菜葉覆蓋上菜圃的土壤上,然後在灑上從土壤培養的菌水,這樣一來可以加速草和菜葉的分解成為土壤養分;覆蓋在菜圃上也可以避免雜草繼續蔓生,並且可以幫土壤「遮陽」,保持土壤濕度,也有利微生物生存。德瑪汶協會理事長林健治恍然大悟:老師怎麼不早來一點?我們已經花了好多工錢請部落老人家專門來除草,除得乾乾靜靜! 至於病蟲害的問題,透過培養土壤益菌的多樣性,並且讓益菌成為優勢菌種,有助於防制病害;蟲害主要則是透過生態平衡的建立、在菜圃中間種驅避性植物、適當施用蘇力菌等之外。除此之外,蔬菜類也可以透過育種,將抗病蟲害較強的植株保留下來,讓它開花留種。這些方法,其實一點都不困難,真的挑戰還在於農民是否有足夠的意願,改變在農業市場機制中養成的慣行農法習性。當然,如果市場消費的型態不改變,農民改變意願的門檻自然也就更高了。 一日課程時光短暫,部落農民們有點捨不得 Daycha 老師,畢竟就算是台灣的農業專家,願意親自上山協助原住民的屈指可數,更別說不辭辛勞、不畏異國差異遠從泰國來的米之神團隊,希望將獨立自主的自然農法教給全世界農民,解脫貧窮苦難。當課程接近尾聲,要歡送米之神團隊離開時,竟然又有一群婦女圍上來,聽說有自然農法教學而躍躍欲試,要加入先鋒部隊! 幾天之後,我們將藍文明上傳的菌水照片給 Daycha 看 —— 這位受到稱讚鼓舞的原住民已經開始自己研究微生物,將不同地地點的菌水混合實驗,發現效果更好!Daycha 語重心長地說: 「因為他們是原住民阿,他們比我們更熟悉森林,知道哪裡會有好的土壤、更快學會道法自然;不需要什麼知識水準,不需要讀過生物學,只是經過指點一下,就可以輕鬆掌握這項技術。」 長期觀察部落的謝昇佑不禁感嘆:找了十年,終於找到真正適合原住民的農法。之前請來的有機農業專家,最後都會叫農民買這買那,使用A來防治X病,使用B來製作Y種肥料,說穿了就是要農民以(更昂貴)有機資材取代化學肥料與農藥,甚至還有人花了五萬元作一桶液肥,最後不了了之。這種資本密集的有機農法不要說原住民負擔不起,實際上也不能解決部落農業的經濟問題。但是KKF教農民利用觀察與簡單實驗,重新掌握耕作技術,將一切回歸到農民之手;部落原住民可以充分利用原始森林環境,親近自然的文化優勢,甚至作的比平地人更好! 延伸閱讀因為他們是原住民阿,他們比我們更熟悉森林,知道哪裡會有好的土壤、更快學會道法自然。
- 花蓮阿美族的新野菜運動:〈花蓮新野菜運動 -- 推動在地食材的意義〉
- 〈為什麼我們不直接買有機肥或菌種?自製菌種的社會意義〉
相關內容推薦
- 書名:遇見永田農法 四季蔬果都美味
- 作者: 諏訪雄一
- 譯者:張華英
- 出版社:瑞昇
- 定價:250元(優惠價:79折198元)
- 介紹:
愛原住民?想關注、參與更多部落大小事?歡迎:
追蹤:為我們 Facebook 粉絲專頁按讚、分享這篇文章 分享:將您對部落議題的想法寫下來,或分享部落活動 參與:看看我們推薦的部落好物,用行動支持部落產業
文字:《上下游新聞市集》作者余馥君/圖片來源:《上下游新聞市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