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專題】原住民的「粽葉」有玄機,竟然可以讓我一個吃十個!(嗝)

「小編,端午節快到了!那個原住民也跟漢人一樣,有在吃粽子嗎?」

 

喔,有的喔!來說個之前聽來的笑話:

原住民 A:「那個楚國是百越,而百越有可能是南島民族,所以那個屈原也是南島民族!」(「百越是南島民族」這件事沒什麼學術根據,各位請別當真 XD)

原住民 B:「我們原住民喝酒喝一喝,頂多宿醉一個晚上,醒來就又生龍活虎精神好,怎麼可能會投江自殺?你騙人!」

原住民 A:「誰跟你說屈原投江自殺?他是 mapulaw(喝醉酒),不小心跌倒掉下水淹死!」

原住民 B:「那原住民有吃粽子嗎?」

原住民 A:「有啊!那個粽子就是學我們 cinavu(吉拿富)的!」

 

好的,其實以前原住民朋友並沒有粽子這種東西,但由於現在受到外來影響深(而且粽子也不錯吃啊),很多族人朋友都開始吃這種「西方」的玩意兒(中國在台灣西邊無誤)。例如「粽子」在阿美語叫 cang 或 pa-cang(罷臟),是從閩南語的「肉粽」借字過來的,可以看出它們原本是沒有粽子的概念。

但如果說到像粽子這樣,用葉子包裹的澱粉食物,原住民朋友可是花樣百出呢!

 

阿拜、吉拿富:祭典迎賓才有的山珍海味!

中午吃便當的時間到時,哥哥打開便當盒,竟然發現裡面有吉拿富還有阿拜,都是山珍海味!

剛剛那則笑話裡有提到吉拿富這種東西。是的,一講到排灣族或魯凱族的傳統美食,大家常常立馬想到吉拿富或阿拜。

「吉拿富」在排灣語裡叫 cinavu(魯凱語:cinabu,卑南語:inavu 或 inavuy),還有一種也是用葉子把澱粉食材包起來的食物叫「阿拜」,排灣語是 avay 或 qavay(魯凱語:abay,卑南語:avay),阿美族也有類似的食物,叫 faes(音似「法呃斯」)。

這些東部原住民族常見的食物,內餡可能隨著不同族群或部落而有不同。最裡面通常是豬肉(以前沒有豬肉的時候,是用山羌肉或山豬肉等)、魚肉、蝸牛、南瓜或花生粉(可以做成甜的),接著用芋頭粉、小米或小米粉(後來有糯米或糯米粉)把內餡包起來,然後外面用假酸漿葉包起來,接著最外面再用長長的月桃葉(沒有的話,用甘蔗葉或五節芒)整個包起來,再整個用月桃做成的繩子綁起來(現在都用麻繩),經過水煮 30 分鐘後,就大功告成囉!

為何有了最外面的月桃葉,還要多此一舉,裡面用假酸漿葉(排灣語:ljavilu;)呢?原來有假酸漿葉包的吉拿富吃了比較不會脹氣,而且還有特殊香氣,可以讓人一次吃好幾個(雖是如此,還是別吃太多,小編關心您)。假酸漿喜歡生長在南部的低海拔山坡地或平野地區,剛好都是這些排灣、魯凱等族群的部落所在,可真是老天爺給他們做肉粽的禮物呢!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748"] 別小看假酸漿葉黑黑的,他可是讓我們可以一個吃十個的祕密武器![/caption]

 

「對了,那請問小編,吉那富和阿拜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好問題!上次詢問一位 kina(阿姨、媽媽),她的說法是這樣:裡面有包粉的(如小米粉、芋頭粉等),就是吉拿富;那如果是包一粒粒的小米或糯米(像漢人的粽子),就叫阿拜。(豁然開朗!)

在以前,不管是吉拿富或阿拜,都是族人遇上重要喜慶或是貴客臨門時,才能吃的。有個來自屏東瑪家北葉部落(Masilid)的排灣族傳說是這樣:

有對頭目家的兄弟,哥哥叫 Kuljelje,弟弟叫 Kulaluian。有一天,母親幫他們準備了精美的便當後,就讓兩兄弟帶上山去打獵。

結果中午吃便當的時間到時,哥哥打開便當盒,竟然發現裡面有吉拿富還有阿拜,都是山珍海味!而弟弟打開盒子,竟然發現裡面只有頭髮和木屑……!弟弟知道母親不喜歡他,很傷心,就不告而別,跑到深山裡面自己自己,一個人難過,最後就慢慢變成一座山。而手足情深的哥哥發現後,也決定守候著弟弟,變成另外一座山…… 而哥哥的女朋友知道後,也難過地跑去 Kuljelje 變成的山痛哭,最後也變成一棵樹,就是現在的相思樹。

可見,吉拿富或阿拜對以前的族人來說,都是一等一的山珍海味!(轉得相當快的方面)

 

既然是山珍海味,又有不會脹氣的假酸漿葉加持,難怪吉拿富和阿拜可以讓我一個吃十個!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749"] 上回的大武部落小旅行時,kina 帶著大家學包阿拜![/caption]

 

阿里鳳鳳:情人乳水交融的愛心粽

老公要吃便當時,就會打破這個阿里鳳鳳;所以每個精緻漂亮的阿里鳳鳳,都只能用一次,這真的是愛的最佳表現!

排灣、魯凱有貴賓吃的吉拿富和阿拜,而阿美族則是有超級漂亮,但是只有好老公才能吃到的情人粽 ── 阿里鳳鳳!

阿美族的阿里鳳鳳又叫做「情人粽」,是阿美族的傳統,在阿美語裡叫 ‘alifongfong,據說有「乳水交融」的意思。後來撒奇萊雅族和噶瑪蘭族也學著吃,撒奇萊雅語叫 alibongbong(阿里蹦蹦),噶瑪蘭語是 qali-bongbong「嘎里蹦蹦」(感覺吃的時候很忙)。

以前每當阿美族的男生出外打獵種田時,他老婆就會用林投葉編織成像影面裡的小容器,然後從兩邊的洞慢慢塞進糯米、魚肉、豬肉等等,再放進蒸籠裡面蒸煮。完成後,就是漂亮的阿里鳳鳳,給心愛的老公一大早工作的時候「帶便當」。

據說族人在選擇用林投葉包阿里鳳鳳,是有精心挑過的:用麵包樹葉?一大早包的時候是乾的,等到男生中午要吃的時候就已經反潮,吃了肚子會不舒服;用檳榔葉鞘?會引來很多螞蟻,而且吃起來會辣辣的;學漢人用竹葉?保存期限過短,中午就軟掉。而林投葉沒有上述缺點,保存期限又長,適合山區攜帶。

你看,連包粽子的葉子都有這麼多考究,這就是族人的智慧(還有老婆的愛心)!

可是阿里鳳鳳,真的很難包。根據耆老的說法,一個很會包阿里鳳鳳的人,一天也頂多包十幾個。於是老婆一大早爬起來,辛辛苦苦包好、蒸好阿里鳳鳳之後,老公要吃便當時,就會打破這個阿里鳳鳳;所以每個精緻漂亮的阿里鳳鳳,都只能用一次,這真的是愛的最佳表現!

想像一下這樣的對話:

Dongi:「老公,粽子好吃嗎?」

Kacaw:「好粗好粗……」

Dongi:粽子不要吃太多喔…… 因為很 ─ 難 ─ 包!」(眼神銳利的甜笑)

雖然是這樣說,但就連葉子都有老婆的愛心,好男人一定要一個吃十個啊啊啊!!!

 

香蕉飯:越軟越好吃!

香蕉葉和香蕉果肉可用來作香蕉飯,而香蕉莖幹裡的纖維曬乾後,又可拿來做生火的火種。於是一棵香蕉樹從頭到腳都有用,真佩服族人的智慧!

泰雅族和太魯閣族,也有類似粽子的東西喔!只是在糯米之外,他們還加了香蕉,變成超級美味的香蕉飯!

香蕉飯,是泰雅族、太魯閣族的傳統美食(太魯閣語:hlamablbul),最早是方便男人打獵帶上山時方便食用的,到後來變為重要祭典必備的食物。

首先要先選用熟成的香蕉(以前是用台灣芭蕉或野生香蕉,籽很大);香蕉果肉熟透,才有香氣,才會好吃。接著除掉香蕉皮,把蕉肉搗碎後,和用冷水浸泡隔夜的糯米混在一起,再用新鮮香蕉葉包裹,用棉繩綁住後,放到蒸籠裡蒸煮 40 分鐘至 1 小時,就成了香氣四溢的香蕉飯了!

香蕉葉和香蕉果肉可用來作香蕉飯,而香蕉莖幹裡的纖維曬乾後,又可拿來做生火的火種。於是一棵香蕉樹從頭到腳都有用,真佩服族人的智慧。

軟綿綿甜密蜜的香蕉果肉和著糯米,還有物盡其用的香蕉葉,做出來的香蕉飯香氣四溢,也難怪人家可以一口接一口,一個吃十個!

 

這篇文章果然是宵夜文無誤,看完了馬上肚子餓 ── 屈原要是早知道有吉拿富、阿拜、阿里鳳鳳和香蕉飯可以吃,也許就不會投江了吧!(嗝)

 

資料來源

[AdSense-A]

相關文章推薦

[AdSense-B]

相關著作推薦

台灣的民族植物蘊含著精采萬分的先民智慧,反應著面對環境,解決生存與生活問題的無盡能量,民族植物的萬種風貌更是活生生的文化資產,古老的先民智慧是文化生生不息的根本,認識民族植物是保護先民智慧資產的開始,應用民族植物是推動生物多樣性之起點。
 
針對南澳地區進行廣泛性的部落介紹後,再將台灣本地產的民族植物分為五大類別,包含(一)食用植物(二)編織植物(三)狩獵植物(四)藥用植物(五)童玩植物(六)建材植物(七)器具植物,藉由這七大面向進行南澳地區民族植物的介紹。

你也有原住民或部落的故事要分享嗎?
《Mata‧Taiwan》熱情徵文中!

也歡迎加入我們粉絲團
每天追蹤原住民文化、權益大小事!

 

圖片來源:《Mata‧Taiwan》
]]>


Comments

One response to “【端午節專題】原住民的「粽葉」有玄機,竟然可以讓我一個吃十個!(嗝)”

  1. 閩南?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