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唯一不祭拜屈原的龍舟賽——200年來比不出輸贏的二龍村龍舟競渡

  似源自噶瑪蘭族的二龍競渡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氾濫的河流常奪走許多生命,當地族人相信河中有靈作祟,便開始以競渡舟船的方式逐水中精怪,或進行祈福、超渡亡魂的儀式……[/epq-quote]傳說當 18 世紀末漢人來到現宜蘭礁溪一帶時,當地淇武蘭與二龍河上游番割田兩社的噶瑪蘭族人就已會定期賽舟,只是這個原住民賽的「舟」當然不是龍舟,而是噶瑪蘭族人在當年蘭陽平原仍是一片水鄉澤國上來往航行的木板舢,或是載運貨物的紅頭渡船! 遍佈蘭陽平原的大小河道,一直是族人取得資源、不可或缺的生活場域:過去獵人會在河道間的沙洲上放陷阱,狩獵小動物;甚至到了近代,族人自漢人習得水稻種植後,舟船也搖身變成族人收割、載運稻穗的工具。工作之餘,舟船也可以作為運動、競技用,是族人最初賽舟的可能起源。 另一說呢,則認為以往蘭陽平原氾濫的河流常奪走許多生命,當地族人相信河中有靈作祟,便開始以競渡舟船的方式逐水中精怪,或進行祈福、超渡亡魂的儀式。後來漢人進入平原,與噶瑪蘭族人混居,仍然延續著這個習俗。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同意二龍競渡源自噶瑪蘭族的說法,如曾任礁溪鄉公所秘書的林月昇就以過去中國福建南靖、龍溪一帶也曾盛行類似的競渡為例,否定噶瑪蘭族起源說。亦有一說,認為最初二龍競渡的確是噶瑪蘭族人農暇的娛樂,但在漢人不斷移入的過程中,開始加入了漢人的傳說和信仰;於是屈原的故事進場,舢板也改稱龍舟。   原長達 12 天,70 年代改為 1 天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日本人不鼓勵民間有這樣的長時間集會,不願老百姓有團結向心力的活動,因此下令縮短比賽時間,由原來的 12 天改為 6 天、4 天……[/epq-quote]不可否認的是,二龍村龍舟競渡許多方面都與一般龍舟賽不同。 早期二龍競渡的時間並不固定,主要約在蘭陽平原第一期稻作「前青後黃」的時段,實際日期是經由每年淇武蘭、洲仔尾兩庒村民討論後所共同決定,而最初的賽期可長達 12 天! 但到了日治時期,日本人不鼓勵民間有這樣的長時間集會,不願老百姓有團結向心力的活動,因此下令縮短比賽時間,由原來的 12 天改為 6 天、4 天,甚至最後只剩 2 天!太平洋戰爭末期,宜蘭也成為盟軍轟炸的目標,賽龍舟的活動也就停辦,戰後仍是兩天,賽龍舟的活動又興起,就繼續不定期於農暇時舉行兩天競渡。 直到 1965 年後,當時剛上任的村長林趖將活動改為一天,而且選在端午節舉行,理由有三: 一、端午節與競渡活動合併,可以省下不少祭拜的錢。 二、端午節仍在農忙時期,縮短為一天較不會耽誤農事。 三、同時可以紀念屈原。 從此之後,二龍競渡才改在端午節舉行。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二龍競渡的龍舟與一般龍舟有很大的不同,沒有龍首,僅在平板舟舟首彩繪龍頭圖紋。(圖片來源:土木 四甲,CC Licensed)[/caption]   沒有裁判,自由心證的龍舟賽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一、選手是以站姿划船而非坐姿;二、比賽中只敲鑼不打鼓;三、没有設裁判,比賽結果自由心證。[/epq-quote]不僅時間不同,二龍競渡所採用的舟船也與一般龍舟賽不同,沒有龍的具像造形及龍型雕刻,而是平板船首再繪上龍頭圖案。但最特別的是它的比賽方式在各地龍舟賽中是獨樹一格! 最大的差別有三點:一、選手是以站姿划船而非坐姿;二、比賽中只敲鑼不打鼓;三、没有設裁判,比賽結果自由心證。   對於二龍村的村民來說,比賽用的龍舟有如神明的地位:比賽前,村民先進行祭拜、點睛和淨香的儀式,接著在淇武蘭港內完成祭拜「老大公」(當地人對不幸溺斃往生親友的稱呼,或稱「老大媽」)後,才能開始開始正式競賽;而舟船本身也須請耆老在船頭、船尾綁插艾草、榕樹枝和俗稱「古阿紙」的紙錢及順風旗,家家戶戶也必須重新貼門聯,並祭拜祖先、地基主及老大公。 傳統上,參加比賽的隊伍只能有淇武蘭與洲仔尾二隊,村民可輪流上陣,每隊划手 20 人,另舵手、鑼手各一,選手都是赤膊上陣的男性,而且必須站立著划舟,而非一般划龍舟以坐姿進行,而比賽中也不打鼓,只有敲鑼! 二龍競渡沒有裁判,也沒有發令員、計時員,比賽的開始與否,決定在雙方都鳴鑼後的那一瞬間:首先雙方先將船划到河心,其中一方會先敲響第一聲鑼,接著兩隊龍舟會開始用力往前划,但直到另一方也敲鑼後,比賽才算真正開始 ── 如果另一方遲遲沒有敲鑼,則表示比賽沒有開始,先鳴鑼一方即開始減速、返航,另一方則慢條斯理跟進。 也因為這樣,有人又說二龍競渡是「君子間的競賽」,但更往往是雙方藉此拖累對方體力。一般雙方都會這樣來來回回 5、6 趟,第二隊的鑼聲才會敲響,比賽終於真正開始,有時候划個 9 趟、10 趟也很平常,甚至划了 1 個小時都還沒比完,直到比賽的最後一刻都是難分軒輊,吊足了觀眾的胃口,有如跳探戈一樣!

 
最後在比賽禁忌方面,家中有喪事或分娩生產,或是女性朋友都被列為禁忌者,不得參加二龍競渡,甚至婦女連觸摸賽舟也不可以。
  延續二龍競渡的下個 200 年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聽長輩傳說,「番社港仔」西側的番社番人會沿淇武蘭港到烏石港去划船比賽。[/epq-quote]淇武蘭是噶瑪蘭族的舊社名,意思據說是鴿群聚集之地,最早距今 1,500 年前就有南島族群在此活動,2001 年出土的淇武蘭遺址便位於此,是考古學、人類學及歷史學研究相互佐證的典範。1921 年出生的林趖老村長回憶起當年父親林阿江的口述說,清末二龍競渡仍是一位名為 Kamay 的「老番」最擅長「押尾槳」,但印象中當地的噶瑪蘭族人在日本殖民後,就相繼班遷至三星、頭城,甚至花蓮、瑞芳等地;留下來的族人也似乎沒有後裔,多收養漢人小孩。 於是在二戰後,淇武蘭當地已幾乎沒有原住民的蹤影,林老村長只聽長輩傳說,「番社港仔」西側的番社番人會沿淇武蘭港到烏石港去划船比賽。這位將二龍競渡縮短為一日的老村長仍認為,這是當地龍舟競渡源自噶瑪蘭族的證據,後來漢人結合了漢人的信仰,而祭拜屈原更是他任內才加入的,以一併慶祝端午節。   現今已沒有人能真正肯定二龍村龍舟競渡的起源,每次競賽的輸贏也早已沒那麼重要 ── 或許對淇武蘭與洲仔尾的村民來說,如何繼續把這項傳承 200 多年、獨樹一格的競渡方式延續下去,才是他們心中最重要的比賽。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每次競賽的輸贏也早已沒那麼重要 ── 或許對淇武蘭與洲仔尾的村民來說,如何繼續把這項傳承 200 多年、獨樹一格的競渡方式延續下去,才是他們心中最重要的比賽。[/caption]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