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活動》誰的文物?文物返還要不要?原住民族文物、原民社群與博物館的三方關係
由於去年(2015)立法院三讀通過《博物館法》,明訂應設置原住民族博物館,以蒐藏、保存、研究原住民族文獻、歷史與文物,引發「館藏文物哪裡來」的疑問,也使得各博物館中收藏的原住民族文物成為討論的焦點。
藉此契機,台大原民中心將「原住民族與博物館」定為今年度公共議題的主軸,規劃一系列的研習講座(已於3-6月辦理完畢)及公共論壇(10月22日,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合辦)來討論博物館/學術機構裏的原住民相關藏品與原住民以及典藏機構之間的關係,並從法律、知識、倫理的角度探討器物與人體遺骸兩個範疇的博物館典藏。
公共論壇的舉辦時間為10月22日上午8:40-12:30,規劃有「文物/文化的所有權與流動」與「博物館與原住民族文物的新關係」兩個討論場次,接著為綜合座談。我們期待藉邀請原民會負責局處首長同仁、文化部負責局處首長同仁、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者專家、部落工作者、藝術家、工藝師以及與會大眾一同討論,能讓台灣主流社會及原住民族,政府單位、典藏機構及部落間開啟對話,尋求合作的空間。
活動詳情
- 活動時間:10月22日上午8:40-12:
30 - 活動地點:台大文學院 2F 會議室
- 活動網址:https://goo.gl/XD3sDJ
愛原住民?想關注、參與更多部落大小事?歡迎:
追蹤:為我們 Facebook 粉絲專頁按讚、分享這篇文章
分享:將您對部落議題的想法寫下來,或分享部落活動
參與:看看我們推薦的部落好物,用行動支持部落產業
圖片來源:「誰的文物?文物返還要不要?原住民族文物、原民社群與博物館的三方關係」公共論壇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