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尾國小附近也是一新里的範圍,當地在清朝時曾有張姓武官率兵駐紮……,目前其子孫仍居住在國小旁的赤崁台地山腰處,四合院式的老建築,是埔里相當罕見的格局,顯示張家曾經有過不凡的歷史。」(潘祈賢、劉文浩《 埔里‧客家》pp.46-47)
翻看潘樵老師(即「潘祈賢」)的客家研究著作,裡面記錄到「一新里張家」的重要史事;雖然提及其祖先身為前清武官的身分內容,但卻沒有完整探溯其中的地緣要項。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 張志盟自稱 921 地震當時,古厝的任何一層裂縫都沒有產生,是震災後一新里碩果僅存的家族老宅。(圖片/洪阿仙)[/caption] 埔里一新里的「熟主客佃」文化 埔里鎮一新里的舊名「刣牛坑」(thai-gu-khenn),為河洛話「宰殺牛隻的山坑」之意(客語唸作「殺牛坑 sad-ngiu-hang」);傳說早年有北方原住民在一新里的「山窩」(註1)宰殺當地居民飼養的牛畜,因而形成此一趣味的俗名稱呼。而當時為了阻止北邊原住民行動,於是由擔任雙寮、日北及通霄三社總社長「張泰陛」的兒子、日後被當地人尊稱作「張大老」的傳奇武官張世昌率兵守備(編按1)。 張世昌(1862-1927 年,當地耆老稱作「張大老」)出身道卡斯族,於清領時期擔任武官職務,直至日治時期仍是地位顯赫的仕紳階級,並統管著現今一新、向善二里範圍的大片土地,是當地客家族群的「佃租」頭家。 根據學者邱正略提出「熟(平埔)主客(客家)佃」的族群關係理論(註2),認為埔里早期入內開墾的客家族群極為特殊;與北部苗栗、新竹等典型客家居住區不同的地方,在於客家人的地租業主是以「平埔原住民」(地主階級者)為主,明顯區隔出北部客家人「閩(河洛)主客佃」的普遍關係譜系。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 左 : 第一代家長張世昌(張大老);右 : 第二代家長張以利(張世昌三子)。(圖片/洪阿仙)[/caption] 融入客家佃戶生活的原民地主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大力支持地方「義民嘗會」的活動,並擔任相關祭儀的負責人,連同生活信仰也被「佃戶族群」影響,可以說是「客平埔」的典型案例。[/epq-quote]有趣的是,不像苗栗海線的客家佃戶階級,泰半遭致河洛人地主語言同化的「河洛客」(或稱「福佬客」)現象,在一新里的張氏家族,早年卻多已融入當地的客家語言圈;地主張世昌大力支持地方「義民嘗會」的活動,並擔任相關祭儀的負責人,連同生活信仰也被「佃戶族群」影響,可以說是「客平埔」(受客家文化影響的平埔原住民)的典型案例。 一新里的張氏家族,自族長張世昌以來即不斷有「客平埔」的歷史進程。第 4 代直系子孫張志盟表示,自己的祖父(第 2 代張以利)及父親(第 3 代張建燈)都是迎娶「客家妹」,早年家族皆能通以客語交談,明顯表現出地方「客家」人口優勢對張家的影響狀況。儘管第 4 代的張家後人,幾乎都已不通客語,但仍可完整細數早年祖先的豐功偉業:出資建設地方大廟「參贊堂」(地方稱作「帝君廟」)、協助設立「水尾國小」等公益大事,都是張家後人所在在稱道的祖宗偉業。 位於早年俗稱「田寮」的一新里南面聚落,張家大宅採「四合院」的特殊形式,大院中間的大片花園,植有供人觀賞的作物,在古老的建築氣息下透著宜人綠意,早年甚至是供給家族主人,與上流階級人士或者當局官僚玩賞的休憩場所;大門進入後的三面空間,正房為「神明廳」與大房族人住所、東西二側廂房供給大房之外的宗族族人棲住。 存在超過「一甲子」的歷史氛圍,靜靜唱說著一段「客平埔」的奇特往事。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 綠意盎然的張家四合院內側園藝。(圖片/洪阿仙)[/caption] 附註-
客語的「山窩」係指二山中間的凹陷處。
- 邱正略,《日治時期埔里的殖民統治與地方發展 》,2009
- 按簡史朗等學者說法,赤崁台地山腰傳統上屬於泰雅族眉社勢力範圍。因此以後來移民的觀點,他們必須守備家園;但以泰雅族的觀點,此處早先即為族人的獵場。本文重點在於中台灣「熟主客佃」及「客平埔」的現象,但不同族群對於歷史的不同角度,我們編輯台仍應提出。
喜歡原住民的文化?想關注、參與更多部落大小事?歡迎:
追蹤:為我們 Facebook 粉絲專頁按讚、分享這篇文章 分享:將您對部落議題的想法寫下來,或分享部落活動 參與:看看我們推薦的部落好物,用行動支持部落產業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