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將之視為政府對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落實,也有許多人擔憂其在教育內容與課綱編撰將會面臨困境。而不論聲浪是正是反,此案都可說是台灣在原住民教育政令上的創舉。 事實上,自從立法院通過實驗教育三法以來,有越來越多學校申請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像是以排灣族為主的屏東地磨兒國小與台東土坂國小,前者從 2016 年開始,使用以排灣族文化為主體設計的族群本位教材,並運用數位化的電子教材。而後者實施全台首座「vusam 文化實驗小學」,將學校課程加入部落傳統生活技能與族群文化。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原鄉小學紛紛跟進,讓孩子從小開始學習屬於自身的文化,將族群特色融入國民教育之中。 學習母體文化,都市環境不比原鄉 相較於原鄉學校豐富的文化課程,那麼在都市就學成長的原住民孩子呢? 其實也有不少都會區的中小學有開設校內的族語班,不過實際情況多為:將校內的原住民學童集合起來,形成一個文化交流的小社團。再者則是:只有學生人數較眾的幾個族群有聘請族語老師來教課,其他少數族群的孩子於是少了學習族語的機會。既無法為都市原住民學生在傳統文化知識上進行更實地的傳授,也難以針對各族不同地區和語系來深入指導。 自學校型態的實驗教育往上延伸到專科以上,近年來也陸續有多所高中及大學開設原住民專班或社團,將校園中的原民學子匯聚在一起,定期開辦民族教育活動,使離鄉讀書的原住民學生在群體中產生歸屬感,進而自覺探尋自身文化的根源,在漢人教育環境中加深自我的民族認同。不過由於都市的環境終究是不比原鄉親近,深度參與部落相關祭儀活動的機會相對較少,長居漢人社會之中也必須更多花時間適應文化與習慣的差異,因此成效依然是十分有限的。 [caption id="attachment_16302"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都會區民族教育環境不比原鄉,往往無法針對各族群進行深入指導。圖為紐西蘭 Rotorua 的工藝學習機構 Te Puia,專門指導各地學生學習毛利工藝。(Credit: Shiny Things / CC BY 2.0)[/caption] 搶救族語,原民大學應積極面對 根據聯合國於 2009 年所發出的「世界瀕危語言」地圖,台灣有許多原住民族都榜上有名。邵語、噶瑪蘭語等人數較少的族群語言被列為「極度瀕危」的語言,賽夏語和布農語則分別為「嚴重瀕危」及「明確瀕危」。而族群人數最眾的排灣族、阿美族、泰雅族,其族語也被納入了「脆弱」的級別,顯示了原住民族語流失的快速與嚴重性,因此搶救族語可謂首要之急。 而當前族語教學的瓶頸在於師資的欠缺,許多能教族語的老師年齡平均都在 50 歲以上,勢必需要更多年輕的人才投入。原住民大學若成立,則應更積極面對這個課題。能否網羅更多族語教學的資源與人力,規劃有效且深入的族語課程訓練,達到語言復育的成效,是我們需要迫切期盼的。 原住民大學成立,原民生還會是「特殊身份學生」嗎? 現有的教育政策中給予原住民學生諸多的優惠保障,不論是升學考試的加分制與保障名額,或是就學時的獎助學金及學費減免,都使原住民學生在求學歷程之中減輕許多壓力,然而這也進而造成許多原住民學生與同儕之間的程度形成落差。 原住民大學的成立若為真,那麼其入學門檻及各種獎助辦法是否該另行改革?如果參照往例施行,那麼幾乎全校的學生都將有資格獲得學費的減免及助學金,如此一來在財務預算上必定會是巨額的負擔。另外,若要有效培養原住民學生自主自發的競爭與學習能力,是否也要斟酌不採用保障名額與加分制,讓原民學生都能以所謂「一般生」的身分,憑藉自身的實力,在校園中共同學習,身分別的轉換也是應當衡量的問題。 國家所賦予原住民族的優惠,是源於原住民處於漢人社會中,因為文化上的差異以及教育資源的不一所做的補償,然而在原住民大學這個以原住民為主體的環境中,則不需再如過去的教育體制一般,坐擁「特殊身分」的待遇,而是進一步嘗試將所有學生以一般的平等身分視之。 台灣經歷多年的政黨輪替與立法修法的歷程,對於原住民族文化的關注與關心是有目共睹的,不論是在原鄉產業的推廣,或是教育政令的研討等等,每年都不遺餘力地推行著。台灣對於島內文化資產的保存相當積極,時至今日,社會也多能包容並欣賞原住民族的族群特色,這些改變都給予族人很大的欣慰與感激,使我們有很大的空間得以回朔,並且發揚自身的民族傳統。 如今國立原住民大學的草擬更是一個里程碑,只是面對原住民共 16 支族群的多元組成,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以及教學者的尋找,勢必都會是嚴峻的挑戰。不過筆者依然保持樂觀展望的態度,期待政府與教育相關單位能討論出更多有力有效的方案,替原住民族的下一代開發更多新的可能。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國立原住民族大學設立可行性評估」今年三月將赴紐西蘭毛利大學取經。圖為毛利大學 Te Wānanga o Aotearoa。(Credit: Phillip Capper / CC BY 2.0)[/caption]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 洪子萱,排灣族,台北教育大學學生。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