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農族分布區域廣闊,不同社群在不同區域的傳統建築各有差異;據千千岩助太郎的研究指出,在南投濁水溪上游東巒大山西北側的巒社群舊大社 Asang Daingaz(註1)是布農族建築的基本形式,隨著布農族向東、向南移動擴張,或因各地出產使用的建築材料有所差異,造成了各地布農族建築的差異性。(註2)
建築形式
千千岩助太郎將布農族建築區分為兩個型態:(註3)- B1:為布農族基本型,平面為單室、矩形、從簷側進出。豎穴式地坪、鋪設石板。兩坡屋頂前坡長後坡短、屋面鋪石板瓦,兩側及後牆為疊石板、石塊而成,前牆多直立大片石板。床鋪有木板隔牆,穀倉設於室內。分布於南投、花蓮、台東等。
- B2:空間、形式均與上型相同,但在材料上,屋面舖木板或茅草,牆則以木板、竹、茅桿做成,地坪或鋪石板或泥土地。分布於台東、高雄等。
營造程序、構造與建材
布農人興建房屋時,自卜地至落成有一定步驟,其建築的構造與建材特徵,概述如下:一、木框架:柱、梁、桁、棟
布農族建築物屬木框架系統,一組屋架由前柱、中柱、後柱及前後 2 支交錯扣接在中柱頂端的扁梁所構成,家屋通常有 4 組屋架,由梁上的棟木與桁木連結拉繫,構成穩定的屋頂框架。屋頂的重量由與屋簷平行的桁木傳遞到與桁木垂直相交的梁,再由梁傳遞到扁柱、傳遞到地面。房屋周圍的牆壁為隔間用途,原則上並不承擔屋頂重量。二、屋頂
以中脊為中心,兩屋坡分別向前後傾斜。在桁木與棟木之上,再將扁木板以較密的間距垂直鋪設,其上方再鋪設石板或樹皮、茅草。採用堆石壁或石板壁之家屋通常是石板屋頂面,以大片薄石板上下交疊鋪設,有些會以開圓孔之石板留設天窗。其他壁體構造的屋頂面則多用木板、樹皮、茅葺。 兩屋坡交界處即為正脊,通常以薄石板上下交疊鋪設,或以圓木縱剖對半剜空後,覆蓋住中脊的空隙。 [caption id="attachment_16897" align="aligncenter" width="750"] 屋架完整的大分社所屬 Gugus 4 號家屋:可清楚看到布農族家屋自中脊前後延伸的傾斜屋坡。(拍攝/顏亮平)[/caption]三、牆壁
牆壁是布農族建築中最具地方性差異的建築特徵,依材料與構造的差異,區分為 4 種:- 堆石壁:為布農族較早的牆壁技術,以扁平的小塊板岩堆積成厚重的牆壁,牆壁厚度從 30(註5)至 100 cm不等,又以 60 cm 以上佔大多數。家屋的前牆、兩側牆、背牆都會使用。堆石壁並不直接承載屋頂的重量,而是用以隔開室內外。
- 石板壁:使用厚度 2 至 3 cm 的大塊板岩,一片片豎立成牆壁,相當美觀。只有前牆會使用石板壁。
- 木板壁:以厚度 3 至 5 cm 的厚木板豎立拼接做成牆壁。
- 茅莖壁:在高雄部分地區使用,以較細圓木或竹子立柱,以竹子為橫向貫木,再將茅莖排列綁結成牆。茅莖壁體縫隙較大,風雨容易侵入。
四、床鋪(寢台)
布農族的床鋪與泰雅族類似,床鋪的周圍以木板或茅莖圍起,即所謂「障壁」,床鋪上方約 150 至 180 cm 高以木板作天花板,常用來置物。床的障壁留設寬約 60 cm 的小門,床板與地面距離約 30 cm 高。 一個床鋪是一對夫婦及子女睡覺的場所,年長者或家長則睡在穀倉旁的床鋪。五、爐灶
爐灶設於室內內庭的左右兩側,平面略成正方形,略低於內庭地坪約 20 cm,三石灶的上方以竹子或細圓木搭設棚架,用以烘乾種子、獸肉等。爐灶周邊的地坪下豎穴,為去世先人的室內墓葬所在。六、門窗(開口部)
出入門僅有一處,位於正面中央,大約高 150 cm、寬 90 cm,大多設置向內開的木板門。側牆背牆不開窗,即使是在前牆開窗也很罕見,多在屋面石板瓦上開設直徑約 30 cm 的圓形天窗(註6)用來採光通風。七、穀倉
布農族不像泰雅族等另建一棟穀倉,而是在家屋後段中央,以木板或石板架高約 30 cm,作為穀倉,以木板建造牆壁,在其中堆放小米、玉米等穀類食糧,一直堆滿到桁梁下方。與其他族群建築的比較
同樣以石板屋著稱,布農族與排灣族的石板屋有所差異。 排灣族的建築結構為承重牆系統,屋頂重量由桁木傳遞到厚重的堆石牆上,因此其石板屋正面屋簷下方會有粗厚的檐桁,檐桁上方常施以精細的木雕,成為視覺上的焦點。另外排灣族建築通常在正面開設窗戶並以石板設扶壁柱,室內則有精細木雕或石板雕刻的親柱。 布農族為木框架系統(見上「營造程序、構造與建材」),極少有牆面開窗的案例,結構行為也迥異於承重牆構造,因此建築室內不需設置厚重堆石牆,正面簷下也看不見簷桁,沒有雕刻在簷桁、親柱上的裝飾紋樣。布農族家屋前簷下方,或懸掛大量的獸骨,或設置木、竹導水槽以承接屋面滴下的雨水,引流進水缸以作飲用水,是形式上與排灣族建築最明顯的不同處。 [caption id="attachment_16899" align="aligncenter" width="750"] 南投信義布農族丹社群卡內特灣社(Kaisuru Manrawan)的石板屋家屋,攝於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攝影/Mata Taiwan)[/caption]附註
- 此處 Asang Daingaz 為布農族欒社群之舊大社,約位於今濁水溪上游、東巒大山西北側。
- 布農族原居於台灣西部平原,經數百年遷徙,今南投、花蓮、台東、高雄均有分佈,分佈面積僅次於泰雅族,人口遷徙幅度則是台灣原住民族中最強的一族。見: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2017 年 7 月 6 日)。檢自 http://www.dmtip.gov.tw/web/page/detail?l1=2&l2=33&l3=11&l4=13(2018 年 10 月 15 日)。
- 布農族兩種建築型態之住屋主要是建材之差異,端看石板是否方便取得。
- 雪山山脈兩側的泰雅族、太魯閣族、及中央山脈西側的布農族,均發展出「半穴居」家屋,入口在地面以上,屋內低於地面,部分可下陷達 1.4 公尺,以減少與冷空氣接觸面積,有禦寒及防禦作用。見:田哲榮(2010)。〈【台灣山國誌】山之家 台灣原住民的傳統住居〉。台北:經典雜誌;陳秀珠(2018)。〈太魯閣族耆老記憶中的傳統住屋樣式〉。台北:空間母語。
- 大分社部分家屋的附屬祭祀小屋,其前簷牆殘跡僅 30cm 厚。
- 從現場建築殘跡之材質確實為屋面,加上報導人口述,可知附圖案例 Mongnavan 9 號有天窗,另北岸舊社亦有家屋設圓孔天窗。惟此類天窗僅出現於石板屋面家屋。
參考文獻
- 千千岩助太郎(1960),《台灣高砂族の住家》。東京:丸善株式會社。
- 丘其謙(1966 ),《布農族卡社群的社會組織》。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黃俊銘、林一宏、顏亮平(1999),《玉山國家公園拉庫拉庫溪布農族舊部落調查研究》。臺北:內政部。
本文原標題為〈一樣叫石板屋,不同族群概念大不同——布農族的木框架系統建築〉,原作者為林一宏,關華山教授審稿。獲「台灣樣 TaiwanCode」授權轉載。]]>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