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1),聚落內建築群依機能區分,其中以家屋類型為主,部分聚落另有戶外穀倉或會所建築,其中戶外穀倉僅在濁口群(註2)的多納(Kungadavane)及隘寮群的德文(Tokubun)(註3)、佳暮(Karamemedesane)、霧臺(Wutai)等地,這些聚落皆鄰近於排灣族拉瓦爾群,各建築可能受其影響。而會所建築亦僅見於濁口群及大南群中。聚落外農耕地會有農耕小屋及烤芋窯,離聚落較遠的獵場則設有獵寮。
家屋
魯凱族的傳統家屋為石板構造,與士文溪以北的排灣族家屋類似,空間型態皆由前庭與主屋兩部分構成。前庭由板岩舖設而成,兼具社交、生產、儲藏等功能。前庭周邊及主屋簷下常設石板座椅。而排灣族石板屋聚落頭目家屋前庭常見的石砌平臺(司令臺),在魯凱族的聚落中則較少見到。 主屋為單室型承重牆構造(註4),平面多呈矩形,入口位於前牆左側或右側,室內空間藉由石壁板與立柱劃分為前室的寢間、起居空間、豬舍(兼廁所,位於入口的相對側)及後室的儲藏空間(含壁龕)等四部份。壁體主要由板岩、頁岩疊砌或立砌而成,濁口群的石板家屋前牆多採用板岩、頁岩疊砌而成,有別於其他地區的板岩立砌之方式,在形態上呈現較為封閉、穩固的特色。屋頂為雙坡板岩葺,前坡長後坡短,分別面向前庭及後側山壁,整體屋頂由簷桁、樑、椽板、板岩片等構成。干欄式穀倉
戶外干欄式穀倉為一提供乾燥、通風的糧食儲藏空間,可供收納小米、芋頭、番薯等作物,通常設置於家屋前庭或主屋旁空地,雖屬於家屋的附屬設施,但因相對較為高聳的量體,在聚落整體景觀中具有強烈的視覺吸引力。干欄式穀倉並非魯凱族或排灣族石板建築中唯一之糧食收藏空間,這兩個族群主屋內的後室另有以石板或木板圍繞砌築之室內穀倉,以及使用整段樹幹刨空內部作為儲物者之倉桶。 戶外干欄式穀倉以偶數四到八根的柱樁撐起一個高出地面的平臺面,平臺面以上之構造體為主要的作物收納空間,其屋身及屋頂形式變化多,主要包括平緩的雙坡或高聳近似四坡的形式兩大類。 雙坡頂穀倉的形式傾向分布於隘寮溪到萬安溪之間,以及濁口溪的多納聚落,其中多納、德文、佳暮、霧臺是魯凱族聚落中少數建造干欄式穀倉者,多納、德文的數量較多,佳暮、霧臺甚少,這些魯凱族的聚落可能是受鄰近拉瓦爾群排灣族之影響而建造干欄式穀倉,其他魯凱族聚落並未使用干欄式穀倉,有些甚至視建造戶外干欄式穀倉為禁忌。 干欄頂使用板岩製防鼠板為魯凱族與排灣族戶外穀倉之重要特色,並未見於臺灣其他原住民族群的建築中(泰雅族的戶外干欄穀倉使用整塊木頭刨製之防鼠板),這類板岩製防鼠板以打製成圓形者為主,追溯其型態的文化類緣關係時,可上溯至東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卑南文化相,顯示歷經相當久遠的發展歷程,可能是石板建築類型中的古老遺留形式。 [caption id="attachment_16974" align="aligncenter" width="750"] 魯凱族佳暮板岩製圓形防鼠板。(圖片/許勝發)[/caption]會所
會所制度一般被認為與魯凱族及排灣族的貴族制度相衝突,因此多數的魯凱族、排灣族聚落中並無會所建築;少數擁有會所建築的聚落(魯凱族較多,排灣族較少)多位於族群分佈區域邊緣,並且靠近原本即有會所制度的其他原住民族群,譬如鄰近的鄒族、卑南族等。 魯凱族濁口群的會所建築形式可能習自相鄰的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或鄒族,彼此在空間及構造型態上極為相像,皆為木造四坡茅葺頂的干欄式建築,干欄頂的平臺層四周敞空,中央設火爐,有一木梯連絡平臺層與地面層,魯凱族濁口群會所的名稱在茂林稱為 ckubo,在多納稱為 cakupu,與阿里山一帶鄒族會所 kuba 以及荖濃溪上游拉阿魯哇族會所 cakuaru 的發音相類似,顯示兩者間存在著物質文化採借的類緣關係(註5)。 東部大南群的大南社家屋為石板造,但其會所建築 1930 年代的型態為木造雙坡頂建築,屋頂敷面材為亞鉛板,室內與室外的地面等高,寢床配置於周邊,中央設火塘,整體空間及構造型態較近似卑南族的家屋或會所建築形式,但室內寢床靠火塘側的木柱雕刻有歷代祖先塑像,此雕刻風格乃魯凱族、排灣族傳統的裝飾特色。 [caption id="attachment_16975" align="aligncenter" width="750"] 萬山村近年仿建之會所建築,干欄柱旁有石板砌築之壁龕式人頭骨架。(圖片/許勝發)[/caption]標柱
標柱的運用廣泛見於魯凱族及排灣族領域,但主要集中於石板屋聚落分布之區域,臺灣其他原住民族群並無標柱的使用(註6)。標柱的功能可能與設立的地點有關,例如設立於聚落中具特殊歷史意義之位置者可能與聚落界址無形防衛概念的強化有關,如設立於頭目家屋前庭廣場或石砌平臺上,則可能與頭目家族歷史的彰顯有關,用以標示頭目階層尊貴之社會地位。 標柱多為板岩質地,形制相當多樣,帶有明顯的地方性特色,包括整體標柱輪廓處理成人形者、整座標柱雕刻成人像者、單純之立石者以及標柱表面雕刻紋樣者等型態,有些形制與家屋內的石板主柱類似,似乎曾經被作為建築物的柱子使用。對應地域與族群的分布,將標柱整體輪廓處理成人形者主要出現在魯凱族的區域,橫跨中央山脈東西兩側,頭部輪廓有圓形與稜形兩種,前者主要出現在大南群與濁口群,後者主要出現在隘寮群。 整體而言,標柱在石板建築的生活區域內,紀念性意義的強化可能大於實際的機能性意義,乃有助於「場所精神」建立之特殊元素。而標柱指涉的對象雖可能因為設立地點的差異而有所區別,但由其整體輪廓與雕刻內容研判,主要仍與祖靈信仰、創社英雄或以人的形體詮釋創生傳說等神蹟之紀念性意義相關。 [caption id="attachment_16976" align="aligncenter" width="400"] 魯凱族常見之標柱型態。(圖片/許勝發)[/caption]農耕小屋
農耕小屋乃耕種期間照顧農作物的休憩場所或暫放農具、農作物之用。魯凱族耕地實施輪作,通常在不同區域的耕地皆會建造農耕小屋,因此每戶家屋常擁有超過一棟的農耕小屋。 農耕小屋的構造形式多樣,有全石板造、茅葺石板造及僅地板敷設石板,壁體及屋頂採用木構造等多種形態,但屋身仍以石板構造為主,而空間配置以及屋頂構架之樣式亦相當多樣。與石板造家屋相較,農耕小屋的室內空間配置較具變化彈性,入口經常適應地形而開設於山牆側,整體呈現順應耕地微地形的靈活配置結果。 農耕小屋的基地選擇可適應耕地地勢的不同,而展現因地制宜的彈性配置,但實際的座落位置,在耕地中通常處於地勢較難整平,有大石塊的區域,或鄰近峭壁之區域,換言之,是耕地中相對較難種植作物的區域。建造農耕小屋的石板建材直接來自耕地整理所得,並且在配置上可能與石砌駁坎(註7)相結合,使農耕小屋成為駁坎的一部分。 石板造的農耕小屋與家屋在構造上有許多相似處,幾乎所有家屋的構造細部特徵都可以在農耕小屋中見到,譬如牆體疊砌、壁龕、牆基立板(牆體基部室內側採用直立之石板拼接,可遮擋牆體內部疊砌的石板片構造痕,此舉可防水氣滲透,並具有美觀的視覺效果)、開窗、地板敷設、屋頂敷設等。兩者最根本差異在於農耕小屋沒有家名,且不會有家庭成員葬於其內,一般日常生活中的祭儀活動也甚少在農耕小屋中舉行,而以家屋為主要的舉辦地點。 [caption id="attachment_16977" align="aligncenter" width="750"] 魯凱族萬山社周邊的農耕小屋殘跡。(圖片/許勝發)[/caption]烤芋窯
烤芋窯為魯凱族與排灣族特殊的農作物處理構造物,主要用來烘烤芋頭。多數配置在耕地內,可能獨立設置,或靠近農耕小屋,較少直接設置於聚落內,其可避免烘烤時大量炊煙造成鄰屋不便,同時也可減少聚落內家屋用地的浪費(註8),而烘烤的最主要目的在於減輕芋頭之重量及便於保存、攜帶,因此在耕地烘烤完畢再帶回聚落內,有其實際減輕背負負擔的功用。 烤芋窯的平面呈現倒梯形的型態,前方火口較小且較低,後方較寬且較高,當前方窯口開始燃燒木料時,會在後方氣室累積熱能,供棚架上方的芋頭烘乾,芋頭受到重力的影響,較濕未烘乾者會向下方滾動靠近火口,火口的溫度較高,可以快速地接受熱能;而烘乾較輕的芋頭則透過人工挑揀的方式挪移到棚架上方,由氣室的熱能繼續烘烤乾燥,便於日後保存。整個烘烤工作約需持續操作約 1 至 2 天。 [caption id="attachment_16978" align="aligncenter" width="750"] 魯凱族萬山部落現在仍持續使用的烤芋窯。(圖片/許勝發)[/caption]獵寮
獵寮一般位於離聚落相對較遠的獵場中。獵寮的形式類似農耕小屋,但一般更為簡陋,通常僅為一人使用,如有長期重複使用之考量,會逐步累積修改成為較堅固的型態;如僅是短期單次使用之獵寮,可能在狩獵結束後即拆除。總之,是一種依需求搭設,且具相當大變化彈性的構造形式。 [caption id="attachment_16979" align="aligncenter" width="750"] 魯凱族的獵寮。(圖片/許勝發)[/caption]附註
- 聚落之住宅彼此緊鄰,分布密集而集中,稱為「集村」。
- 魯凱族「濁口群」亦常被稱為「下三社群」,聚落位於高雄市茂林區境內荖濃溪支流濁口溪,現有茂林(Teldreka)、多納(Kungadavane)、萬山(’oponoho)三社,語言文化與魯凱族其他社群有顯著差異。
- 德文部落族人現認同以排灣族為主,但血統淵源可追溯至 200 年前遷居自霧臺的魯凱族人。參見《臺灣原住民族資源資訊網》〈認識原住民族〉。
- 「承重牆構造」指不以柱子,而以牆身支撐屋頂重量,桁梁直接橫跨在屋牆上的建築構造。
- 除此之外,明立國亦認為卑南語稱少年集會所為 trakuban,其詞幹與鄒語之集會所 kuba 有相通之處,可能存在語源關係。(明立國,2012。《原住民族歲時祭儀論文集》,〈卑南族的歲時祭儀〉,頁 97-153。屏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另高雄小林村大武壠族亦稱公廨(過去為男子集會所)為 kuba。(徐銘駿(2017)。《種回小林村的記憶》,頁 31。高雄:高市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
- 排灣、魯凱族之標註,與兩族階級文化有關,具有彰顯家族社會地位之作用,為臺灣其他原住民族文化所未見。卑南文化遺址有類似排灣族、魯凱族標柱的構造物,但該文化如何對應當代原住民族各族,仍有待確認。
- 「駁坎」為傳統護坡工法,工程費時,然而其石塊間空隙的保留,能提供生物生存空間,亦被視為一種生態工程。
- 本段乃根據舊筏灣耆老口述。
參考文獻
- 千千岩助太郎(1960)。《臺灣高砂族の住家》。東京:丸善株式会社。
- 許勝發(2016)。《魯凱族與排灣族傳統石板建築形式起源與地方性差異探討》(博士論文)。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 謝繼昌、王長華、葉家寧、林曜同(2002),《高雄縣原住民社會與文化》,高雄: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本文原標題為〈回溯台灣 2 千年的板岩防鼠板—魯凱族各傳統機能建築特色〉,本文原作者為許勝發,獲「台灣樣 TaiwanCode」授權轉載。]]>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