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樣貌正是部落的生活態度!八八風災前的小林村百年聚落型態變遷史

小林村原為平埔原住民大武壠族之聚落,肇始於日治開發山林樟腦政策,根據口述歷史,族人於二十世紀初,由鄰近阿里關聚落被強制遷移至獻肚山下楠梓仙溪河谷而形成。(註1) 日治期間四社寮、甲仙埔、江保成等抗日事件(註2),有部份村民受害,但也吸引外地避禍者移入,使得本地區的人口增加。戶籍資料顯示,本地區婚娶對象集中在東阿里關,同村結婚者為多,形成村內各家族姓氏之間,綿密的姻親關係。如徐家日治以來婚配對象包括潘、劉、陳、徐、金等六姓,幾乎涵蓋小林村各家族。居住小林村之漢人,從光復前後陸續遷住,以嘉義大埔閩南人居多(註3),主要從事採竹、旱作。八八風災前,小林村移住漢人已佔有半數人口,分散在南光、五里埔、埔尾、錦地、北勢坑與小林聚落。早期住民(大武壠族)則集中住在小林聚落北段。 小林村與漢人村落相似,前後各有一座土地公廟,代表聚落的「地界」;大部份屋舍空間配置與排列整齊畫一,各戶都留有寬敞前庭,是日治時期統一規劃分配。北極殿在聚落中段沿山側,大武壠族公廨(Kuba)則設於聚落中段緣溪岸,後擴充為平埔文化園區(簡文敏,2011),村民的狩獵季節,就是以大武壠族夜祭「開向」(農曆九月十五)作為起始,直至「禁向」(農曆三月十五),為期半年。(註4) 小林村民以農獵為生,生活規律,作息與活動範圍類似,聚落裡公共空間集聚村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門前的埕則聯絡左鄰右舍日常情感,多樣的共享空間、農忙共工與宗教活動,凝聚居民強大的集體意識。 [caption id="attachment_17076" align="aligncenter" width="750"]大武壠族小林村公私建物分布圖 小林村公私建物分布圖。(繪製/黃英婷)[/caption]   綜整訪談資料(黃英婷,2011),小林村的住屋,依照興建的年代,可以略分為三大類:一為日治時期所規劃的「前庭後院」式,二為國民政府來台後所建的「漢人平房」樣式,三為 1983 年公路開通後,政府環境美化運動所形成的長條街屋型式。  

日治時期:前庭後院式

前庭後院式為一層樓之平房,主要特徵為門前擁有廣大的庭院,大小約可停四輛汽車,從前門進入後為客廳,緊鄰左右兩側為臥室,若家中信仰道教則在入口進入後為神明廳再接客廳,每一進之兩側皆為臥室,進進相連,直到餐廳與廚房之空間層級才為單邊臥室,多數餐廳與廚房為共享空間,並有後門通往後院,後院腹地廣大,有些住戶會加蓋工作室或倉庫。 據判斷,此一樣式反映傳統大武壠族住屋之格局,防衛性強,以前後門控制了所有家人的進出,相對的,漢人合院各自成戶,例如同為大武壠族的金興聚落(註5)住宅就已完全是漢人形式。而且大武壠族住屋的共享空間是在住家的深處,要過好幾個門檻才能進來,外人不易進入,家族內聚力相對更強。 [caption id="attachment_17073" align="aligncenter" width="450"]小林村大武壠族前庭後院式住家案例。(繪製/黃英婷) 前庭後院式住家案例。(繪製/黃英婷)[/caption]  

國民政府來台後:漢人平房式

漢人平房式的住屋亦為一層樓平房,空間配置往橫向發展,與日治時期所建的住屋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平房式以走廊連接各個空間,因此雖臥室空間一樣位於客廳兩側,但使用者可以不經過公共空間(客廳、餐廳),直接藉由過渡空間(走廊、前後院)抵達臥室(私密空間),住屋的尾端為餐廳與廚房並連接著衛浴,且通常無後門通往後院或倉庫。 [caption id="attachment_17074" align="aligncenter" width="750"]小林村大武壠族漢人平房住家案例 漢人平房住家案例。(繪製/黃英婷)[/caption]  

1983 年後:長條街屋型

長條街屋型為二到三層樓,外觀細長,前院空地較日治時期型態狹小,室內空間特徵為前端為落地門窗的客廳,接著為過渡空間(單邊走廊或樓梯)通往數個單獨出入口的房間,後端為衛浴以及餐廳與廚房,餐廳與廚房再接著後門通往後院,多數在二樓靠馬路側放置神明廳,頂樓通常會加蓋一層鐵皮屋頂作為隔熱層,並且頂樓曬衣服或是堆放雜物。街屋型態的屋齡約二十年左右,在發生災變前因村落人口不斷增加,房舍經歷過多次翻修增建,其中更有原日治時期型式,因家族分家而改建成兩棟長條街屋式。 [caption id="attachment_17077" align="aligncenter" width="450"] 長條街屋型住家範例。(繪製/黃英婷)[/caption]   人、群體、社會行為和空間的互動所造成的環境模式與空間形式等思維互相串連而造就各式各樣的聚落(李琦華,2007)。聚落的組織與結構,隱含了文化的表徵。大武攏族雖在清朝就已逐漸受漢文化影響,小林村的空間格局,仍然保留了非漢人體系的特徵,其一是以北極殿與公廨為核心,原漢信仰並行,一同規約了聚落農、獵、婚嫁季節的替換,其二為前庭後院式之住屋型式:此一住屋空間配置,防衛性強,強化家族成員之緊密連結,相對於漢人平房以廊道空間型成尊卑之別,大武壠族住屋更具有家族成員互相守望之空間共有化特徵。  

附註

  1. 「小林」一名首次出現於 1906 年,是為小林警察官吏派出所,然 19 世紀末就有部分族人開始於後小林村區域開墾。見:徐銘駿(2017)。《種回小林村的記憶》,頁 13-14。高雄: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
  2. 涉及四社寮、甲仙埔等部落之抗日事件,為 1915 年「甲仙埔事件」;江保成等人所參與之抗日事件,主要發生於小林村,是為 1937 年「小林事件」。(徐銘駿,2017)
  3. 嘉義大埔等山區地形陡峭,可耕地不多,當地漢人於戰後開始移住到甲仙、寶來等地。小林村大武壠族人以族語稱嘉義遷入之漢人為「Pakira」。見:林明源(2016)。《甲仙人群移住與產業變遷》。高雄:高師大臺文所。
  4. 「向」一詞源自大武壠語「Hiang」,與禁忌、祖靈、信仰有關之事物,均可能以「向」冠稱之,如向水、向酒、向竹、向笱等。(徐銘駿,2017)
  5. 金興聚落又稱「枋寮」,位於今高雄市杉林區集來里,屬於大武壠族芒仔芒社群(Vogavon)。
 

參考文獻

  • 林峰田、李琦華(2007 年 3 月)。〈台灣聚落的空間型構法則分析〉,《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60期,第27-45頁。台北:臺灣建築學會。
  • 簡文敏(2010)。〈文化資產與變遷:小林平埔族傳統神靈信仰研究〉,《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第五期,第24-35頁。
  • 黃英婷(2011)。《小林村聚落及住屋空間之變遷與重建》(碩士論文)。台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
  • Chiou,Y.S (邱韻祥)., Huang, Y.T. (2012, Aug). 〈Applying SNA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XiaoLin Village〉. 《Proceedings of The 2012 IEEE/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Social Networks Analysis and Mining》 (ASONAM 2012), Istanbul , Turkey. PP 52-57
 
本文原標題為〈我們因分享而認同——八八風災前的小林村聚落與住屋空間型態特性〉,本文原作者為邱韻祥,獲「台灣樣 TaiwanCode」授權轉載。
 ]]>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