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黑熊之死後,我們如何避免下一隻熊受傷?

  譴責前,應先理性了解狩獵科學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禁夾與禁吊索成為每個人下意識的反應,但事實上這一點幫助也沒有。[/epq-quote]鐵夾早就被禁用了,甚至連銷售都被《動物保護法》所禁止。而所有吊索的原料都不是管制品也無法禁售,甚至鋼索本身就是五金店必備材料,您以為能像禁售夾子一樣禁售鋼索嗎?禁用不禁售,您以為這樣就禁得掉嗎?即便單純立法禁止也只會成為紙上規範,由於受限於山區地形本身的限制,執法者不可能深入山區每一個角落,怎麼禁也沒有用,最多只能在翻開法條的時候安慰自己一下而已。 另外,對於斷趾熊,我們認為應該要釐清的成因還包含了鐵夾與鋼索分別造成的比例,在未有統計結果之前貿然進行推論是不宜的。 事實上,傳統黃藤皮編製的陷阱索或尼龍索在母索斷裂後,子索亦會緊套著肢體無法鬆脫造成斷肢,就跟野犬誤中便當盒橡皮筋的問題一樣,且非金屬的套索也會讓獵物在斷肢後逃離,進而感染死亡產生浪費。另一方面,中了套索陷阱的動物本身也會有啃咬肢體的現象發生,無分鋼套索或藤套索。 在未有統計結果之前,就武斷地將斷肢成因歸咎於鋼索是非常不智的行為,我們認為這是需要被譴責的一件事。   根據自然生態與自然史工作者鍾榮峰指控,這些斷掌熊都是「黑熊媽媽」黃美秀為了研究而誘捕黑熊時,在專用陷阱所附加的「美式止逆片」造成的。 與一般原住民傳統陷阱不同之處在於,加了美式止逆片的誘捕陷阱會在陷阱收縮初期套緊後便馬上鎖死,完全不會往後退,所以具有較高的捕獲率;但原住民傳統陷阱在還沒鎖死前,套圈都是可以往後退開的,動物具有比較高的逃逸機會。一般在台灣狩獵,我們還沒看過有獵人裝美式止逆片,畢竟要多買一個零件,價錢比較貴。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加了美式止逆片的誘捕陷阱會在陷阱收縮初期套緊後便馬上鎖死,完全不會往後退。圖中手指處與本文所描述的美式止逆片同型,均需特別購買。(圖片/翻攝自 YouTube)[/caption]   狩獵合法管理制度,才能永續保育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狩獵權放寬為的不只是狩獵族群,也是為了動物,透過合法化的管理制度才能避免悲劇再次發生。[/epq-quote]最後要提醒的是,狩獵權放寬為的不只是狩獵族群,也是為了動物,透過合法化的管理制度才能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獵具的設計都有辦法精緻化避免誤捕的問題,當每條附有防誤捕設計的吊索都有序號牌且配合依法登記的獵人時,情況就不同了:由於獵場爭奪的問題,合法吊索獵人看到他人未依法經編號管理的私製吊索絕對直接拔掉,拔的速度比你登山客或保七警察還快還兇。 但在沒放寬狩獵權前,這一切都是免談。因為大家都只能躲在檯面下,就算誤捕黑熊也不敢回報請求救援,更甚者只能殺熊滅口,想見光都無法。 畢竟以現在的法規條件,誰敢跟外界合作?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 台灣狩獵研究會,由一票路見不平的編輯所組成,成員有野生動物學者、法律人、槍砲工程師以及傳統獵人。主張以科學理性和實戰經驗的觀點破除迷信與恐懼,藉此讓群眾瞭解狩獵、槍砲、野生動物與法律。  
[AdSense-A]

 

愛原住民?想關注、參與更多部落大小事?歡迎:

追蹤:為我們 Facebook 粉絲專頁按讚、分享這篇文章 分享:將您對部落議題的想法寫下來,或分享部落活動 參與:看看我們推薦的部落好物,用行動支持部落產業

 
主圖來源/Wikipedia,CC Licensed
]]>


Comments

2 responses to “花蓮黑熊之死後,我們如何避免下一隻熊受傷?”

  1. Zen Lin Avatar
    Zen Lin

    黑熊斷掌斷趾明顯為非法陷阱所傷,如今不知認真檢討積極的保育行動,反卻誣衊研究,實在令人匪夷所思,論點如下:
    1. 斷掌的熊都是研究者第一次捕獲,就已經出現斷掌了。怎說是研究捕捉導致斷掌。另,殊不知若這些研究,誰又怎麼知道黑熊的傷殘狀況這麼嚴重。
    2. 該研究採用的捕捉技術都是當前國際學界使用的方法,況且國外捕捉繫放的數量更多,每年可數百隻,為何國外都無斷掌。
    3. 研究部分使用的陷阱為套索,有專業的技術考量,在此不多解釋,但其與一般獵人陷阱最大的差異則在使用方式:研究人員致少每天都得去巡視陷阱,而獵人通常不這麼做,這才是導致傷殘與否的關鍵。

    1. 您好,

      我是 Mata Taiwan 編輯,謝謝您的回饋,以下轉述本文作者台灣狩獵研究會(下稱「獵社」)的回覆,請您參考:

      1. 2014 年向陽山屋發現的死亡公熊 Lon 在繫放作業時肢體無礙,但其死亡時就發現缺損肢體的問題,是不是繫放作業產生的後遺症我們也無法判斷,只能就使用獵具的經驗為讀者解說,相信您也不會反對提供衡平說法以及出處聯結供讀者參考。

      2. 是,獵社也知道,套索可設計成安全、避免誤捕的款式,我們也跟您有同樣的疑惑,畢竟這種對於鋼索殺傷力的指控,也是黑熊研究團隊長期一直加諸於狩獵社群身上的,故這次也藉著本文中其他部分進行解說。(編按:請詳見本文「狩獵合法管理制度,才能永續保育」一段落)

      3. 您所稱的技術考量,獵社全部瞭解,也確實認同研究團隊使用舊頸圈發報裝置通知研究者黑熊中陷阱的做法。相同的,狩獵社群也會使用 GSM 系統的發報器通知陷阱主人,整組主系統要價不超過新台幣 2000 元,可對應 120 組感應器。只要是能夠提升動物福利的捕捉方式,相信兩造都有可以相互學習的地方。

      但最後我們認為這種指責所有獵人巡視陷阱不夠勤勞的說法不太妥當,且同樣地,這種說法也不應該成為兩造可以被差別待遇的正當性來源 ── 畢竟對於狩獵族群來說,不浪費獵物才是最高指導原則。

      如果您還有進一步疑問,歡迎來訊至「台灣狩獵研究會」粉絲專頁,我們會即刻為您解答:
      https://www.facebook.com/huntingtaiwa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