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升起的第一道曙光,蘊育了東台灣純淨自然的農作, 多元文化連結土地,傳承生活技藝 每個人、情、物、意,都是夢想村裡最美好的故事…… 這些美好的故事,在過去十年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離家遊子回鄉,以生活為靈感,以文化為創作。 他們說,在長輩凋零及傳承斷層的年代,「回家」才是部落最需要的潮流。
Sapud Kacaw/撒部‧噶照
早期在都市從事木工、水泥工的 Sapud Kacaw(撒部‧噶照,阿美族),回到部落後嘗試漂流木創作,並在部落文化回復的學習過程中,熟悉港口部落傳統建築的木頭與石頭結合的施作方式,賦予藝術性與實用性兼具的各項獨特創作……我還記得這天,聊著創作、時間、金錢三方的拉扯。 他說:「就是想做我自己的。」 這麼簡單且篤定的 kaka(兄長)。[caption id="attachment_1427"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 Sapud Kacaw(照片提供者:Panay Kacaw)[/caption]
Iyo Kacaw/伊祐‧噶照
以「時間」及「生命」為創作主軸的 Iyo Kacaw(伊祐‧噶照,阿美族),其作品發想的根源來自港口部落,一塊孕育生命及文化的土地。生活在部落的伊祐,穿梭在時間的流動及生命的脈動間,創造出流線活潑的形式及元素,卻又刻意隱含了對部落土地流失與族群文化斷層的憂慮……總是帶著很陽光的微笑,拎著左邊的女兒跟右邊的兒子,在海岸邊走來走去。 他有很強大的雷達可以感受每一個人的心情跟情緒,就像是他的作品一樣很直接也很速度的傳送「生命/時間輻射」。[caption id="attachment_1428"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 Iyo Kacaw(照片提供者:Kacaw Kaokoy Cikatopay)[/caption]
Marang/馬浪‧阿雄
早期 70 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時,許多部落青年大量移居至城市謀生,但卻又因有感於文化不斷流失,而逐一回部落生活,學習傳統文化。Marang(馬浪‧阿雄,阿美族)觀察到這現象,猶如魚群「洄流」,於是企圖讓文化記憶與脈絡,透過漂流木的藝術創作,讓文化得以紮根……一位內心澎湃略悶騷的漂流木再造生命的男子。 一樣的事情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用不一樣的方式傳達關於他的生活跟他的創作,但總是還是一樣的事情。 他會默默的出現,然後在他的位子上關注自己又關注別人,然後淡淡的說「Tipus 快點按讚啊!」,之後,又默默的回到他的 61 k處,潛入他魚的世界。[caption id="attachment_1429"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 Marang(照片提供者:黃盈淑)[/caption]
Tangay/達耐‧達立夫
在早期的農耕生活中,水牛是部落最重要的農耕夥伴,維持了家家戶戶的生活。於是這樣的幼時記憶,就成了 Tangay(達耐‧達立夫,阿美族)的創作重點,至今仍持續透過漂流木雕刻水牛的創作方式,與部落生活僅僅相扣。領著我們爬上聖山的 kaka。他有牛脾氣的固執,也有魚柔軟的身段。 牛承載了他的記憶,而他的創作訴說部落農耕時期的故事…每回他講牛的故事的時候,眼睛是閃亮亮的。 最愛水牛了。[caption id="attachment_1430"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 Tangay(照片提供者:Nakaw Putun)[/caption]
Anu Kaliting Sadipongan/阿努.卡力亭.沙力朋安
阿努擅長用吉他、用音樂說話。 其實,平時大家的對話沒有太多話題是離開部落的,我們聊著部落、談著土地流失、說著部落各式有趣的笑話,淺淺的微笑是他的招牌。 阿努平時說話緩慢而溫柔,但激憤時態度堅定而強硬。可以說這樣的阿努與海洋有點像,尤其是他的聲音,一開口就會拉著你到離岸邊很遠很遠的海上…。 他常常告誡或提醒我們,關於部落的規律與潛則。他說:在部落沒有教科書, 只要在老人家身旁就會有浩瀚無垠的智慧等著你用身體去體驗,這些足以用一生去學習,尤其在長輩凋零及傳承斷層的年代,「回家」才是部落最需要的潮流。[caption id="attachment_1433"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 Anu Kaliting Sadipongan[/caption]
Hobi Maci/劉英妹
就像 Hobi Maci(劉英妹,太魯閣族)的作品一樣,太魯閣族的織布圖紋結構,大多是大菱形裡有許多小菱形。大菱形代表著母親(bubu),小菱形代表著子女。
太魯閣族的母親用手編織菱形,用編織出來的菱形及愛守護她的子女與家庭……
[caption id="attachment_1438" align="aligncenter" width="470"] 照片提供者:Hobi Maci[/caption]第一次到秀林認識太魯閣族織布工藝是從 Hobi 老師開始
,因為我真的很喜歡看顏色,也自認為對顏色很敏感,所以我看到老師整齊排列的線,非常吸引我,尤其是又飽和又典雅的顏色。 老師,曾經對我們失望後又愛上我們;在這段生活中在傷心難過後又付出服務更多。去年,我們踏著步伐走遍了台北市的文創平台,然後腳破皮,今年我們中途曲曲折折、有點顛簸,好不容易有不一樣的可能,她又好像離自己更近而回到織布的創作上。
覺得,這是一種新生!
小編活動推薦
近年有到東海岸「慢遊」過的朋友就會意外發現,好山好水的花東地區果然也能孕育出好生活、好發想,讓許多原民創作家不斷地歸巢,在這裡的翠綠山野及浩瀚大海前創作,例如 Sapud 和 Iyo 兩兄弟、Marang,以及 Tangay 等阿美族族人的漂流木創作,靈感是來自於他們身為海洋民族,從靈魂裡對大海的歸屬,或是小時候放牧的美好回憶,還有太魯閣族 Hobi 老師利用祖靈之眼串起的親子情……
這些好作品將難得來北部展出,藉由產業形象館的方式,讓大家在展館,就能感受東台灣的原創生活與獨特創意喔!
- 活動主題:2013 台灣國際文化創意博覽會《東台灣生活創意形象館》
- 參展編號:J區 1117(生活用品區)
- 活動地點:台北世貿南港展覽館一樓(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 展出期間:
- 11/21(四)- 10:00 ~ 18:00(僅開放專業人士入場)
- 11/22(五)、11/23(六)- 10:00 ~ 18:00
- 11/24(日)- 10:00 ~ 16:30
- 活動網址:2013 台灣國際文化創意博覽會
- 其他:本文介紹設計師,屬於本次「2013 台灣國際文化創意博覽會」《東台灣生活創意形象館》中之部分廠商,特此註明。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