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即將到來,台灣東部的海面又即將開始熱鬧起來囉! 每年的 4 月到 10 月,是台灣東部的賞鯨季。而其中 5 月到 9 月,更是賞鯨的高峰。目前全世界的鯨豚共有 79 種,而台灣就可看到 27 種,佔了近 34%!光是在離台北最近的龜山島賞鯨區,就可看到 17 種。如果挑對時間出海,甚至有高達 95% 的機率可以看到鯨豚呢! 為什麼台灣那麼容易看到鯨魚呢? 這是因為台灣東部海域,有一條非常深的海溝,加上滋養太平洋西岸的黑潮流經台灣,不斷讓海溝的浮游生物浮升,因此形成非常、非常豐富的大漁場。這是為何每年這期間,都吸引許許多多鯨豚朋友來到台灣東岸覓食。 長年觀察到鯨豚的出沒,東部的原住民也都有關於鯨魚的神話。 阿美族:鯨魚曾把人類吞了,帶到女人島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Maciwciw 在海岸邊撿拾木柴時,被突然出現的巨鯨吞下肚,卻僥倖不死,數日後,來到一座叫 Falaysan 的「女人島」。[/epq-quote]許多部落的阿美族神話裡,都曾將海神形象化為鯨魚。 在花蓮里漏部落(Lidaw)的南勢阿美族人流傳了一則女人島的傳說:從前有位阿美族男子叫 Maciwciw(馬糾糾),在海岸邊撿拾木柴時,被突然出現的巨鯨吞下肚,卻僥倖不死,經過數日後,被鯨魚「大」出來,來到一座叫 Falaysan 的「女人島」! 女人島上都是女人,非常憎恨男人,只要看到男人或生出男嬰,就會宰來吃掉!因此馬上把 Maciwciw 抓起來,將他抓來關在豬籠裡,打算來日養肥殺來吃。幸運的是,Maciwciw 在豬寮裡找到了一把小刀,於是得以割開藤條逃出這群惡(餓?)女的手掌心。當他逃到海岸後,一隻自稱是 Sayning 的大魚將他救了,載 Maciwciw 回里漏部落。 從此里漏部落美五年都會舉行一次海祭,就是為了感謝當初救族人的大魚;而後來族人所使用的獨木舟,則是仿造當年 Maciwciw 被關在豬寮裡時,女人用來餵食他的豬飼料箱…… 撒奇萊雅族:祖先漂到女人島,是鯨魚救他回家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少女憐憫他,讓他破壞籠子逃出後,還通知鯨魚送他回家。Maciwciw 回到部落後,才發現原來他已經離家幾十年了。[/epq-quote]在花蓮,與阿美族文化常有互相影響的撒奇萊雅族的德興部落(Sakol),也有類似的神話喔! 故事的主人翁,同樣是叫做 Maciwciw:由於大雨驟到,河水暴漲,在田裡工作的 Maciwciw 就這樣被大水帶走,漂流到一座女人島。女人島上的女人非常討厭男人;她們不需要靠男人生小孩,只要在高山上,迎風打開雙臂,小孩便會從腋下生出來。於是 Maciwciw 被關在籠子裡,成為待宰的羔羊。 後來有位送飯來給 Maciwciw 的少女憐憫(愛上?)他,給了他一把小刀,讓他破壞籠子逃出後,還通知鯨魚送他回家。Maciwciw 回到部落後,才發現原來他已經離家幾十年了! 為了感謝少女與鯨魚,從此族人每年都到海邊祭拜,來紀念當年這段故事,這就是族人海祭的由來。 卑南族:鯨魚為我們帶來了小米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離開前,鯨魚對小孩說:「當小米收成時,請記得要讓部落的族人帶著食物到海邊來祭拜我。」[/epq-quote]台東南王部落(Puyuma)是少數尚有在舉行海祭的卑南族部落,而這個祭典,竟然也串起了族人與小米和大海的關連! 傳說有一位頑皮的部落小孩,因為常常偷東西,所以受到族人的唾棄,他的家人也覺得好丟臉!為了懲罰他,某次全家走過跨海木橋到綠島出遊,回程時,家人將木橋砍斷,讓那位調皮的小孩回不了部落。小孩回不了家,在島上嚎啕大哭!這時好心的鯨魚看到了,載著小孩回到了部落。離開前,鯨魚對小孩說:「當小米收成時,請記得要讓部落的族人帶著食物到海邊來祭拜我!」 從此每年七月中旬小米收穫後,南王部落的族人都會朝著蘭嶼和綠島祭拜 ── 往綠島祭拜,就是為了感謝當時鯨魚的救命之恩,也提醒子孫不要調皮搗蛋,否則下次流放到綠島,不見得有鯨魚來救你喔! 達悟族:鯨魚是飛魚的媽媽,看到牠就有好兆頭!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每次出海捕魚前,若是有看到大翅鯨,就表示有好兆頭,因為飛魚的媽媽,一定會為族人帶來好多飛魚。[/epq-quote]達悟族朋友愛吃魚,但有一種「魚」不吃,那就是鯨魚!(當然,我們現在知道鯨魚是哺乳類) 他們說,鯨魚是有靈魂、有智慧的魚,因此不能捕捉牠們、殺牠們。而有大翅膀、愛唱歌的大翅鯨(舊稱座頭鯨)在達悟語裡叫 amumubu,更是飛魚的媽媽。每次出海捕魚前,若是有看到大翅鯨,就表示有好兆頭,因為飛魚的媽媽,一定會為族人帶來好多飛魚! 若臺灣是頭鯨魚 [epq-quote align=”align-right”]鯨魚屬於海洋,島嶼也屬於海洋,而即使像歐亞大陸這樣大的土地,也是屬於海洋。[/epq-quote]臺灣東部的原住民族,一直與海洋有如此深的連結,也因此在各式各樣的傳說與神話裡,藉由鯨魚的形象,傳達了他們與海洋的關係。 那麼我們周遭的其他族群呢? 電影《賽德克‧巴萊》的導演魏德聖先生曾將漢人比喻為受困的鯨魚,他說: 「400 年前的台灣,每個族群的精神都可以用一種動物當代表:西拉雅族以鹿群為象徵,漢人像鯨魚游進台江內海後就游不出去……」 我則說,台灣島上的人是否真受困在這座島上,端看我們的思考角度而言! 台灣一直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又是美麗南島文化與淵博漢文化的匯流處,思考一下,是不是正因為台灣這座美麗的島,本身就像一隻大鯨魚,悠游在太平洋上呢? 「鯨魚屬於海洋,島嶼也屬於海洋,而即使像歐亞大陸這樣大的土地,也是屬於海洋,」達悟族人,是這樣認為的。達悟族人的邏輯,相信住在台灣這座島的人,也一定理解的,因為多數台灣人的生活,早已與海洋息息相關: 台灣的南島朋友是靠海吃飯,是在洋洋大海中漂流到台灣,漢人朋友當年不也是勇敢渡過黑水溝,來到這座充滿機會的島嶼嗎? 近年來,台灣開始流行一張有「遨遊鯨魚」的「台灣國」護照,而這面台獨鯨魚,其實靈感正是來自西拉雅族畫家陳剛毅的作品《自由的台灣》:
「台獨鯨魚的圖案,的確是參考剛毅大哥的油畫,以向量的方式重繪成簡化的符碼,並製成旗幟。關於這個衍生的設計,有取得剛毅兄的恩允⋯⋯」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400"] 《自由的臺灣》(Credit: 陳剛毅,西拉雅族)[/caption] 有時多數人只看到鯨魚一側的黑水溝,還有水溝一側高大的龐然巨龍。但其實轉頭一看,卻是文化更多元豐富的南島世界,面對的是更寬廣蔚藍的太平洋,期待我們透過台灣南島朋友的鯨魚眼睛,來看見她們! 關於畫家 陳剛毅,西拉雅族。在東南亞工作時常被誤認為是當地人,對著他說當地語言,後來發現聽不懂,才知是外國人。 陳先生說:「感覺自己就是位不折不扣的西拉雅人,尤其是在山林海邊時,那種感覺往往特別地興奮、敏銳!」 延伸閱讀- 台灣與大海的關連:《臺灣給世界的禮物》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