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原民日提出完整政見,族人對蔡英文抱重望
原住民族對您的高度期待並非沒有原因。 原住民族政見是您去年(2015)宣布參選總統後,首先提出的完整政見,而且還是選在 8 月 1 日原住民族日提出,意義格外重大: 一、肯認原住民族固有主權,落實民族自治。 二、創造有利於原住民族的產經政策環境,促進其經濟發展。 三、消除對原住民族一切形式的不平等,增進社會包容。 四、劃設原住民族特定區域計畫,維護環境生態平衡。 五、保障原住民族教育、文化與媒體權,追求文化多元。 許多原民學者均認為您的原住民族政見是所有總統候選人中格局最高者,而您「尊重平埔族群自我認同權,歸還民族身分及完整民族權利」對於爭取平埔正名近卅年的族親來說,更是一大鼓舞,也是臺灣史上首次將平埔正名相關議題列入總統政見的候選人。 持平而論,今日您的就職演說的確有呼應到部分政見: 「我們不敢忘記,這個島上先來後到的順序。新政府會用道歉的態度,來面對原住民族相關議題,重建原民史觀,逐步推動自治,復育語言文化,提升生活照顧,這就是我要領導新政府推動的改變。」 短短幾句話,涵括了新政府對於原民史觀、原民自治、語言文化、生活照護的重視 ── 喔對,姑且就相信您去年對平埔正名的承諾,「尊重平埔族群自我認同權,歸還民族身分及完整民族權利」的具體政見,也包含在「我們不敢忘記,這個島上先來後到的順序」及「重建原民史觀」這兩句話裡吧!畢竟當年荷蘭人最初登陸之處,便是離您老家屏東不遠的安平,首當其衝的可是廣大嘉南至高屏的平埔族群。 問題是,無論後來的屏東排灣族小朋友古調歌聲再悠揚,您的就職演說再怎麼到位合矩,前半場就職前演出對原住民族文化與歷史的無知與脫序,荒腔走板的編劇與旁白,就瞬間登上今日原住民社群內的熱門話題,狠狠打了您去年至今在原住民族權益上苦心經營的努力一大巴掌。 身為 1/4 排灣族,Tjuku 總統,您了解族人為什麼失望嗎? 就職典禮只聞草莽,未聞部落千年文明累積我們不敢忘記,這個島上先來後到的順序。新政府會用道歉的態度,來面對原住民族相關議題……
紙風車開場,由歐洲人來到臺灣開始輪轉,看見了美麗的福爾摩沙,旁白說:「由於荷蘭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陸續來到台灣,西方世界的宗教信仰也因此流傳到了台灣來,改變了許多原住民們原本粗獷而草莽的習俗。」 「粗獷而草莽」是否完全貶義,網路評論看法各異,個人以為這樣有爭議的形容根本不應出現在國家公開重要場合。但我更在乎的,是您是否有意識到原住民對於傳統習俗因外來移民或殖民政府作為而被迫消亡或改變的無奈?而作為未來 4 年國家最重要的領導人,也對原住民族開了許多支票,是否真有決心去挽救這一切呢? 西方傳教士在 19 世紀前所影響的主要是中南部的西拉雅、馬卡道等族,但範圍也不如一般人所想像的大。真正影響臺灣的,反而是 1850 年代後,各國殖民政府開始大量以政策禁止、改變原住民族的傳統慣俗。 原住民族進行的獵首活動常被視為「草莽」、「野蠻」的象徵,但這樣的活動實際上是建立在部落與部落間,猶如「國」與「國」間的領土爭議,相較於過去數千年所謂「文明」國家在「師出有名」後,進行部族或國家間的征戰,導致上百上千無辜百姓的傷亡,獵首是否「草莽」,尚值得討論。不知這樣的脈絡,透過今日活動司儀輕描淡寫的「粗獷而草莽的習俗」,眾人了解了多少?還是更加深國人對於原住民族的誤解?相較於「滿清十大酷刑、綁小腳、吃番膏」,過去的族人似乎還「文明」許多? 正如巴布拉族人 Aitu Awan 所評論: 「每個民族都有些傳統慣俗,是伴隨著自己的文化觀、世界觀產生的,在引入科學觀點前的世界觀本來就跟科學角度理解的世界不同。不論是社會學還是人類學的眼光出發,雖然文明會隨時代演變,但沒有所謂『優劣』之別。」 今日活動對於原住民族慣俗的想像,彷若當代許多民眾將原住民族狩獵文化視為「野蠻、落伍」的即視感,而沒有看見部落與自然間長期的依賴所衍生出的複雜與豐富文明;主持人每一聲稱原住民族為「他們」,都赤裸裸地展現主流社會長期對原住民族文化長期去脈絡化的觀點 ── 在應為自己的土地上,原住民族至今仍沒有詮釋自己歷史的權力。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1452"] 「不論是社會學還是人類學的眼光出發,雖然文明會隨時代演變,但沒有所謂『優劣』之別。」圖為清朝纏足女子。(圖片來源:Wikipedia,CC Licensed)[/caption] 站在凱達格蘭大道,未見凱達格蘭人不論是社會學還是人類學的眼光出發,雖然文明會隨時代演變,但沒有所謂『優劣』之別。
於是司儀說到臺灣原名「大員」原本是來自平埔族的部落,這段話並不精確,但真正對族人的打擊是來自下一秒:當演出提到臺灣有阿美族、排灣族…… 等 16 個族群之時,當族人紛紛報戰功、高歌吟唱時,平埔族群又再次消失在凱達格蘭道上。 平埔族親這才驚覺:原來我們又被消費了。 平埔族親自 1980 年代「還我土地」運動,便開始參與原住民族運動,積極推動平埔正名。在這近 30 年的歲月,我們出現了一條條以這些族群為名的地方,如高雄的「馬卡道路」、臺南的「西拉雅風景區」,還有今日活動舉辦的地點 ──「凱達格蘭大道」。 只是只聞其名,不聞其人,除了臺南、花蓮富里等少數地方政府已承認地方的平埔族群為原住民族外,即便臺南吉貝耍部落的「東山吉貝耍西拉雅族夜祭」早在 2013 年被文化部認定為國家重要民俗,其他地方及中央政府遲遲「看不見」平埔族群仍存在。「原住民族」的認定,仍然只有 16 族,而沒有其他將近 14 族平埔族群的身影,正如今日平埔族群再次在您的就職舞台上缺席一般。(如果是因為找不到仍傳有美麗族服的平埔族親能站得上舞台,我認識很多,能推薦給您,真的。) 400 年,司儀口中的荷蘭人、西班牙人入臺,最先侵略的便是臺灣南部與北部的平地原住民族,如西拉雅、馬卡道及凱達格蘭等族。沒有平埔族群的臺灣歷史,至少會減少 50% 的篇幅。 Tjuku 總統,您對於原民史觀的承諾,對於轉型正義的平反,是否包含目前全臺 20 幾萬平埔族親的祖先? 想起 2015 年族親們在平埔高峰會議上如何力挺那位「將平埔正名納入政見的總統候選人」,請您千萬別忘了您去年 8 月 1 日的承諾:「尊重平埔族群自我認同權,歸還民族身分及完整民族權利」!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就職演出臺上只見 16 族,未見未正名原住民族身影。(圖片來源:翻攝自「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暨慶祝大會現場直播」)[/caption] 篳路藍縷的《美麗島》,未聽南島人的顛沛流離總統,您對於原民史觀的承諾,對於轉型正義的平反,是否包含目前全臺 20 幾萬平埔族親的祖先?
紙風車的故事,繼續來到清朝,揮舞大刀的清軍登陸,於是原住民「跑掉了」? 原本我錯愕在這樣的展演中,原住民族人抵抗殖民者的歷史,諸如部落遭滅、遭迫遷後的百年苦難,怎都未被呈現?…… 隨後想起「草莽」原可指「在山林出沒的農民起義」,卻突然一切都想通了,發現「草莽」一詞,諷刺地透漏了原住民族過去數世紀的真實處境: 是啊,族人原是草莽,在山林裡不斷起義、對抗殖民者!只是今日的展演,就跟我們百年課綱一般,從未由這群「草莽」的觀點說歷史、演故事。 當年的「草莽」,是初次遇到荷蘭人的麻豆社西拉雅族,在反抗失敗後,與殖民者簽下臺灣歷史上第一紙部落對殖民者的不平等條約。 當年的「草莽」,是大甲溪社事件中,巴布拉等 6 族聯合 20 幾個部落,逾 2 千名族人一起反抗清廷 6 千名兵力,最後未果,從此顛沛流離。 當年的「草莽」,是 19 世紀末的大港口事件中,奇美與港口部落阿美族人聯合反抗清廷勞役,最後遭清兵誘騙屠殺,讓部落險遭滅村的故事。 當年的「草莽」,是大港口事件隔年發生的加禮宛事件,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死命抵抗清軍的南侵,卻慘遭滅族,剩餘族人從此展開 129 年的逃難,在其他族群底下隱姓埋名。 還有 20 世紀初大武壠族噍吧哖等三次抗日事件、賽夏族聯合泰雅族的南庄抗日事件,以及後來有名的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的抗日事件…… 面對殖民者的侵略,臺灣原住民族歷史還有好多好多的「草莽」故事,Tjuku 總統與紙風車是否都看見? 今日的典禮,清軍來、原民逃的橋段,對照《美麗島》「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歌詞,如何諷刺 ── 畢竟一群人蓽路藍縷之後,是另一群人的顛沛流離。(註1) 若沒有顛沛流離,又哪來當年的草莽,又哪來現今主流社會口中戲謔的「草莽」呢?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748"] 花蓮港口國小牆上一幅部落阿美族小朋友畫的「大港口事件」,生動繪出當年港口部落阿美族對抗清軍的歷史。(圖片來源:Mata Taiwan)[/caption] 是,原住民族的人數真的不多,即便納入未正名而有熟註記的平埔族群,也僅不到臺灣 4% 人口,但請不要忘了您在部落間的票數成長,以及平埔族親對您的熱烈支持,對您是多大的期待。 排灣族的長輩告訴我,部落以往沒有鰥寡孤獨者,因為每個國度裡的最弱勢:寡婦、殘疾等,都是由當家的 mamazangiljan(俗譯頭目)在看照;mamazangiljan 的家屋前要永遠升起火堆,讓部落的最少數溫暖。 Kaka Tjuku(註2),您的名字是部落的長輩取的,是祖靈對您的期待。請千萬不要忘記了。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867"] Tjuku 總統,您的名字是部落的長輩取的,是祖靈對您的期待。請千萬不要忘記了。[/caption] 附註對照《美麗島》「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歌詞,如何諷刺 ── 畢竟一群人蓽路藍縷之後,是另一群人的顛沛流離!
- 摘自排灣族詩人莫那能散文 〈學唱《美麗島》〉:「你們一來蓽路藍縷,我們就開始顛沛流離。」
- Kaka:排灣語,稱呼兄弟姊妹輩長輩所用。
愛原住民?想關注、參與更多部落大小事?歡迎:
追蹤:為我們 Facebook 粉絲專頁按讚、分享這篇文章 分享:將您對部落議題的想法寫下來,或分享部落活動 參與:看看我們推薦的部落好物,用行動支持部落產業
主圖來源:Wikimedia Commons,CC Licensed]]>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