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名字的人》平埔不是為了福利資源才想回復原住民身分,但不能因此剝奪我們應有的權利

Boxing 樂團從成軍到被發掘、發片的過程:《太陽之子alaq na adau》;另一部則紀錄了台東知本卡大地布部落(註1的巴拉冠(註2)裡頭,如何訓練年輕人成為保衛部落的男人,以及部落如何抵擋政府試圖強行遷移祖先墓地的故事:《天‧地‧人首部曲─Mainay,男人》。 而這兩部描寫當代排灣族與卑南族男人成長的紀錄片,則是出自一名噶瑪蘭族女性導演之手 ── 她是 Uki Bauki。   妳也是「平埔仔」

隱藏身分,也不願讓他的後代知道,這是對離開原鄉與漢人混居的噶瑪蘭人來說,唯一的生存之道。

Uki 生長於花蓮市濱海漁村 ── 鳥踏石仔,宜蘭噶瑪蘭人移民的第三代。Uki 是她的曾曾祖母的名字,Bauki 則是她曾祖父和父親的名字,標示著她是 Bauki 的孩子。 小時候,Uki 的祖父並不願意告訴家人他們的身分,家中雖然主要使用閩南語,但從外地嫁進來的阿嬤和媽媽,卻明顯感受到 Uki 家族不同的生活方式。 來自淡水客家庄的阿嬤,就曾向同為「平地人」的媽媽說過:

「他們這一家不一樣,他們是『平埔仔』。」

曾經和曾祖母一同生活過的 Uki 記得,雖然家人的自我認同是隱晦的,但生活、飲食習慣卻仍特殊。例如,她的曾祖母喜歡吃海菜、和潮間帶一種噶瑪蘭語稱做 vais 的醃漬貝類;另外,每當曾祖母的親友來訪時,一群婦女聊天時使用的是 Uki 不懂的語言。

「曾祖母總會以 dai 罵人,後來我們才知道那是噶瑪蘭語『大便』的意思。」

雖然阿嬤的話始終未獲得家中其他長輩的證實,也未被公開討論過,但這樣的指認卻默默被她記在心底。直到有一年, Uki 的爸爸因為工作的關係,到花蓮縣豐濱鄉新社部落拍攝豐年祭,遇見自宜蘭遠道而來的親戚,他們對 Uki 的爸爸說:

「我們都是噶瑪蘭人啊,你也是!」

在那之後,經 Uki 的爸爸再三詢問,Uki 的祖父才終於鬆口證實,他們是來是宜蘭的噶瑪蘭人。 Uki 的曾祖父來自宜蘭壯圍鄉的奇立板社,曾祖母則來自加禮宛社。曾祖母的家族在日本時代因為與日本人發生土地糾紛,因而從宜蘭移居花蓮。也因此 Uki 的家族在新城,加禮宛、豐濱的新社和立德都有親戚,她的家族歷史,本身就是噶瑪蘭族人遷移過程的歷史縮影。

「原來我不是漢人,原來我的族群身分以前是會被嘲笑的。

國中時期得知自己是噶瑪蘭人之後,Uki 才意識到,原來祖父是為了不受到無所不在的歧視眼光,而選擇隱藏身分,也不願讓他的後代知道,這是對離開原鄉與漢人混居的噶瑪蘭人來說,唯一的生存之道。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揉接香蕉絲的新社部落耆老 ── 噶瑪蘭族人在香蕉絲編織的男女分工與禁忌,勾勒出部落的生活與文化日常。(圖片來源:Mata Taiwan,攝於新社部落)[/caption]   回到部落,才知道何為「噶瑪蘭」

在台北,只知道自己是噶瑪蘭人,會說得很大聲:「我是噶瑪蘭人」;可是真的回到部落,才知道什麼是噶瑪蘭人。

高中畢業後,Uki 先到台北工作了一段時間,當時也是噶瑪蘭族正名運動最興盛的時候,Uki 的爸爸和部落長輩都在為此奔走,只要遇到和正名相關的抗議或活動,都會被她爸爸叫去參加。 一開始 Uki 的參與略顯被動,但在決定回花蓮念書,成為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的學生後,她開始有機會接近部落。大二那年的暑假,她到新社部落長住了一段時間,重新深化她和部落的連結。 「回部落學習,去了解生活在部落是在做甚麼、噶瑪蘭人在做什麼,為什麼我們被稱為噶瑪蘭?」因為實際參與,她認識到了噶瑪蘭人的生活哲學。 「譬如說我們對待土地的方式,我們可以為了採一把藤心,走那個很不好走的山路,但不會去開路破壞山林,會按照山原來的樣子,讓她自然地存在,我們再去取用。」 此外,她也參與過香蕉絲編織的製作過程。其中男、女生的分工與禁忌,勾勒出部落的生活與文化日常。 例如製作織布機是男人的工作,但當織布機完成後,男生便不能再碰織布機了;男性負責砍香蕉樹、搬運、取皮、曝曬等工作;女生則負責製絲及編織。製作香蕉絲的過程非常繁瑣,所有過程都要依靠陽光和土地,做成一綑線都要花很長的時間。部落長輩告訴她,他們小時後只是站在旁邊看,看久了就會了,都會要 Uki 跟著在一旁看著他們做。 回到花蓮的學習,讓她開始實踐自己想像中所謂的噶瑪蘭。「之前在台北,只知道自己是噶瑪蘭人,會說得很大聲:『我是噶瑪蘭人』;可是真的回到部落,才知道什麼是噶瑪蘭人。」 (下接第 2 頁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部落族人若能有堅強的文化教育作為後盾,在面對國家便不容易被撂倒,能夠重新找回部落的主體與主動出擊的能力。(圖片來源:Mata Taiwan,攝於建和部落)[/caption]   附註
  1. 卡大地布在 2013 年部落會議正式將部落名稱體統一稱為「卡大地布」部落(Katratripulr),但稱為「卡地布」亦可。然而,長居在部落的族人也習稱其為「知本村」。
  2. 巴拉冠(Palakuwan)部落男子會所,是卑南族男子集會及集體生活、訓練、學習之場域,有著嚴謹的年齡階級組織制度,是部落公共事務、保護部落的傳統組織。卡大地布部落仍然藉由巴拉冠會所教育部落年輕人,是部落文化核心教育的中心。
[AdSense-A]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